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圖/迪士尼影業

 

圖/迪士尼影業
圖/迪士尼影業

迪士尼皮克斯 最新的動畫《靈魂急轉彎》了嗎?我在去年12/30看完這部電影,原本想說看完當下或隔天就寫完心得(不專業影評),但看完後,發現有非常多的切入點,也不想草草了結,畢竟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製作團隊曾經手過《天外奇蹟》《可可夜總會》《腦筋急轉彎》三部近期我覺得非常棒的動畫,在電影院看到這團隊卡司,就知道為何大家都說這部很好看、很感人、看完能「feel something!」

圖/迪士尼影業
圖/迪士尼影業

如果說《天外奇蹟》在跟我們說「放下執著」的重要性、《腦筋急轉彎》引導我們思考成長時應該要正面面對挫折、適時釋放自己的情緒、《可可夜總會》在探討「什麼是真正的死亡」,那《靈魂急轉彎》則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起初的心,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了解「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主角-喬·賈德納 圖/迪士尼影業
主角-喬·賈德納 圖/迪士尼影業

《靈魂急轉彎》以音樂為主題,主角 #喬賈德納 在最開心、最重要的一天展開奇幻旅程,來到人們出生前的靈魂所在地「投胎先修班」,看見各種有趣的事,也遇見執著不想出發到地球的22號,並陰錯陽差成為心靈導師,協助22號填滿最後一格,得到通往地球的票券。

主角-22號 圖源/迪士尼影業
主角-22號 圖源/迪士尼影業

過程這邊當然不會爆雷,需要大家自己去電影院感受~這邊就分享我的3個時刻就好,分別是覺得「最有趣的時刻」、「最觸動的時刻」以及「最感動的時刻」

最有趣的時刻

投胎先修班 圖源/迪士尼影業
投胎先修班 圖源/迪士尼影業

將我們最感興趣的死後世界呈現出來(雖然不見得是動畫裡的樣子),軟萌的靈魂、半透明的建築物、藍綠色的草地、粉與紫的天空...配色跟線條都非常舒適。

除了場景還有「投胎先修班」裡可以被賦予不同個性、嘗試各種興趣等等

最觸動的時刻

22號喜歡上人的世界了 圖源/迪士尼影業)
22號喜歡上人的世界了 圖源/迪士尼影業)

得到票券的關鍵「火花(Sparks)」到底是什麼呢?是你與生俱來的天賦?是你擅長的東西?還是你的興趣?當傑瑞(先修班管理者)跟喬說:「你以為火花是天賦、興趣就大錯特錯了(可能台詞有記錯,但大概是這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滿受到衝擊的。

 

我們一直在找尋自己的天賦、追求自己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認為做到某件事情,人生就圓滿或會變好,這些讓我們汲汲營營、有點貪得無厭,同時讓我們忘記「好好過生活」、「忽略身旁美好的事物」。

2020年世界很多人因為疫情過世,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年末時教會也有一位很厲害的弟兄因意外走了,這些人的過世讓我們覺得惋惜,但同時也體會好好活著的重要性。但也不是說只專注在當下而不規劃未來,我傾向往前衝的時候,別忘記停下來看看風景、體驗人生

最感動的時刻

出發地球的地方 圖源/迪士尼影業
出發地球的地方 圖源/迪士尼影業

喬和22號一起飛往地球的時候真的好想哭,雖然沒有任何台詞(只有好聽的音樂)但就是眼眶紅紅的,替22號開心、慶幸,替喬感到不捨、惋惜,以及自己好像懂了什麼、出了電影院一定要怎樣怎樣等各種情緒交雜,最後成為在眼眶打轉的淚水。

喬夢想實現的那天 圖源/迪士尼影業
喬夢想實現的那天 圖源/迪士尼影業

看到片尾,我同事問我:「為什麼喬成功回地球還要再回到死後的世界?」我想了想回道:「他最初拼了命想回來是因為他執著在他的夢想,但實現後卻覺得虛空(加上他跟樂團團長的對話),發現那好像不是自己想的那回事,同時喬也感受到了22號的記憶,終於發現人生是『這樣』的,因此他希望22號能夠擁有人生,也相信22號能把人生過得很好,所以回去了」(這只是我的感覺,不是正確答案)

圖源/迪士尼影業
圖源/迪士尼影業

當然最後是兩全其美的Happy Ending啦~恭喜喬體會到生而為人的那個meaning、火花得到第二次機會,而看完這部電影的我,也希望能不斷讓火花持續燃燒著,別成為行屍走肉的人^^

 

後記

圖/迪士尼影業
圖/迪士尼影業

上面我以製作團隊曾執導過的動畫爲切入點,這邊想分享另一個切點,是我在捷運不斷思考這篇文章時,突然出現的靈感- 每個人的時區不同

 

投胎先修班 圖源/迪士尼影業
投胎先修班 圖源/迪士尼影業

大家把22號視為頭痛靈魂,認為他無法得到通行證一定有問題,並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帶領他(諸多賢人都曾是他的心靈導師),但這種強求卻只是將他越推越遠。表面上22號桀驁不遜,但看到最後會發現,其實那些貶低的話都被烙印在他的腦海深處,一旦最後一根稻草壓下,就會把他吞沒、流放到「混沌世界」中。

 

每個人的時區不同,「每個人的火花也都不同」,我們不該以自己的想法指揮別人的人生。

我也從最後22號取得通行證時發現「親身經歷」的重要性,很多事情無法透過想像體會,投胎先修班無法感受到任何感官知覺,當然這有好處(像是被打不會疼痛),但我更傾向有知有覺,因為你才會有生而為人的喜悅,雖然也會有悲傷、生氣等負面感覺,但當你因為一片pizza的美味而感到喜悅、一片落葉而感受到萬物,這也是活著的禮物~

圖源/迪士尼影業
圖源/迪士尼影業

這部片孩子能看(只是父母可能需要解釋一些東西),但已經成長、被社會化的大人更需要看,它會讓我們思考自己的生命驅動力「火花」是什麼,在2020年末橫跨2021年上映,真的是非常應景,願今年(乃至人生盡頭)我們都能找到「生命火花」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圖/歐新社

WHO引發國際組織運作的爭議

因著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對抗新冠病毒的一連串作為荒腔走板,引發歐美許多國家的不滿,指責因為WHO幫中國隱瞞疫情,且在疫情初期反對會員國對中國採取旅行限制,導致歐美國家疫情大爆發。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暫時停止提供資金給WHO,在此之前,更傳出消息,美國計畫成立新的組織取代WHO。然而,停止提供資金給WHO,或成立新的組織取代WHO,未來就會比較好嗎?

圖/pixabay

隨著各國間貿易關係更加緊密,人口流動更加頻繁,交通及科技越加發達,全球化在20世紀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衝開每一國家的國門,並將多數國家的命運綁在一起,共榮共衰,一時之間「地球村」的概念廣為流傳,不過「全球化」的樣貌可能即將改變!

eyeseenews-14313521975e64da4bf3b19
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定位其實很像拼圖,我們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卻很難拼出一幅完整的圖案,
可能是因為缺乏架構、也可能是因為看不出來自己這幅圖到底畫的是什麼。
隱者在做職涯諮詢時,會幫忙把對方的關鍵字拼湊成比較清晰的職涯樣貌,讓適合他的工作和生活型態浮現出來。
 
 
 
先從我自己的職涯探索故事說起吧!
 
從小開始接觸電腦遊戲,我就非常喜歡遊戲系統裡面的職業設定和轉職系統,
各種有趣又富有想像力的新奇職業、專屬天賦和技能設定、每個角色最適合的職業和技能搭配...
這些元素都非常吸引我,而且我會花很多時間認真思考和研究,甚至還會自己搭配組合和設計。
但我完全不曉得這樣的熱情可以拿來做什麼、找不到這個熱情可以對應的未來,只覺得是一個沒什麼用的冷門興趣。
應該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狀況吧!
 
升大學後,很多心理系的朋友都說隱者很療癒、適合走諮商路線。
但我雖然知道自己的能力適合走諮商,卻對這個領域沒有太大的興趣。
而且我太容易感染別人的情緒,對當時還沒有信仰的我來說,非常害怕會陷入那些情緒、無法抽離。
(後來和一個心理系學弟討論到這個問題,他覺得太容易共情的人反而不適合當心理師,所以他也沒有走這條路。)
 
隱者平常喜歡的主題是天賦熱情、性格類型、特質分析、職場成長和企管經營,很想幫助別人找到他的特質。
在網路上看到這些文章就會點進去看、平常也很容易手滑買下這些書,
最近我特別看了一下自己的書櫃,發現其中至少有   80% 都是這些類型的書!
 
原本我覺得,自己的特質最能對應到的領域就是人資或企管顧問了,
但當我深入了解「職涯規劃」這個領域後發現,自己過去的關鍵字:
職業系統、適性發展、心理諮詢、熱情天賦、特質分析、職場成長...
這些一直以來很吸引我的元素,竟然通通都會在這份工作中出現!
 
我悟了!這真的是屬於我的道路! 
而且我甚至發現,自己學習職涯規劃知識的熱情,遠遠超過念研究所的那些論文   XD
後來我在諮詢時,也應用這樣的原理,針對興趣、能力、價值觀和職涯發展等面向,
選擇經典的理論作為架構,用關鍵字串聯的方式幫對方描繪職涯樣貌。
 
我覺得我寫字滿好看的
 
這幅關鍵字拼圖來自一個熱舞boy,他認為自己不是天生跳舞的人、也不喜歡自己念的資管科系,
我們討論之後,描繪出他未來職涯型態的組合和嶄新的可能性:
他最適合的角色可能不是單純技術專精的路線,而是溝通和領導,藉此完成一些事情。
 
 
 
 
這幅關鍵字拼圖來自一個日文系畢業的男生,
原本他只想朝純語文的領域發展,但我諮詢時發現他的關鍵字很多都跟人文有關,
當下我立刻詢問他對於旅遊的看法,他很驚訝並透露說:他其實對此很有熱忱,
前主管曾經說他很適合旅遊產業、最近也有旅遊公司找他面試。
 
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真的很重要。
如果明明是應該要被收藏在博物館裡面展覽的寶物,卻被小孩子當成玩具來使用,
就會因為被放在錯誤的位置而無法發光。
 
人也是如此。
 
位置如果不合,人就會畏縮。位置要合,才能大膽地行動。
每個人都有合適的位置、理想的位置,而且這位置會隨著時機和環境而不同,也會隨著自己層次提升而變得不同。
 
此刻你正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嗎?確認看看吧!
你覺得沒什麼用的冷門興趣,也許是你獨特的職涯關鍵字、是你最關鍵的那塊拼圖。
eyeseenews-15482016795e64d82e09565
你工作的時候快樂嗎?你是為了誰而努力生活?你有主動規劃未來的職涯發展嗎?

把職涯發展的主導權,完全交給自己遇到的公司、主管和主管指派的任務,是很危險的事。

擁有主人思維、開始追求屬於你自己的職涯,才能真正激發你的熱情、動力和創造力。
 
 
僕人思維和主人思維,是經營職涯時的關鍵差異。
雖然是隱而未顯的價值觀,卻會影響職涯發展的方方面面。

可能是受到民間信仰或星象命理的影響,筆者過去的思維偏向宿命論,
認為很多事物都是註定好的、自己無法決定。
「連想要改變的個性都無法改變,那還能改變什麼?」
「就算再怎麼努力,還是無法保證會有好結果,環境依然令人感到無力。」
心中的聲音總是這樣浮現,讓我逐漸放棄反抗,只是以一種防守的姿態過生活。
 
當時懷抱的哲學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失敗,所以結論是要努力  XD
也許別人看起來十分積極認真,但內在卻是消極又悲觀的。
在命運面前,我像是個唯唯諾諾的僕人,每天勤勤懇懇地努力。
不論收穫的東西是好是壞都接受,沒有太多意見,低聲下氣。
被動地等待機會的降臨、幸運的垂青。
 
這樣的思維模式持續蔓延到職涯初期:
把職涯發展的主導權,完全交給自己遇到的公司、主管和主管指派的任務。
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想要什麼樣的未來,都沒有行動計畫,也沒有想過要主動佈局自己的未來。
 
只要努力工作就好。
 
他們說這樣就會被看見。
 
不過,僕人當久了也會開始覺醒。
我逐漸發現:按照目前的劇本繼續演下去,很可能會以悲劇收場。
完全把職涯發展交給自己遇到的公司和工作任務,是很危險的事。
大部分的公司並不會對我們一輩子的職涯發展負責,不會根據我們的特質和需求設計職涯發展路線。
即使幸運地進入有教育訓練的公司,通常也是短期規劃而非長期計畫。
但如果未來想要有大的成就,沒有持續投資5年、10年,又怎麼能開花結果呢?
 
──我必須對自己的職涯負責。
在心中默默下定了這樣的決心。
 
我開始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努力學習並向外界探索機會。
和主管討論微幅調整工作內容的可能性、在下班後充電學習、主動參與外面的職業社群、
收集相關的職涯情報、主動認識相同領域的夥伴、不斷思考並規劃我想要的職涯型態...
雖然不得不面對很多需要突破的個性和習慣,但很神奇的是:我比起以前更加充滿熱情和動力!

主人思維的力量,比我原本想像的更強而有力!
為了什麼而努力、是不是自己選擇的、是不是真心想要的,這點真的非常重要。
很多人念書或工作,好像都是在過別人的人生,每天虛應故事、交差了事,沒有熱情也沒有動力。
因為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自己所願的目標而努力,才容易痛苦和厭煩。
 
把職涯當成屬於自己的事業來經營的人,會擁有自主感,可以從手動人生蛻變成自動化人生。
你所投注的熱情、願意額外花費的時間,會讓你在快樂的同時逐漸卓越。
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甘心樂意。

「為了自己努力」,並不是自私自利的心態、或自我中心的狹窄格局。
主人思維源於清晰的內省: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正為了那個目標努力前進。
我追求的並非別人硬是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東西,而是我真心所願。

基於這點,不論是為了賺錢養家、為了幫助別人...只要是我們真心所願的,都是自己的目標。
許多人即使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一想到所愛的人,又能重新燃起動力和希望,不是嗎?

因此,即使我們知道要突破現有的困境並不容易、絕對要比很多人更加努力,
但還是選擇掙扎奮鬥開出一條嶄新的路,一條讓自己在未來不會後悔的路。
 
未來的職場會從企業雇傭模式轉變成聯盟合作模式,
主人思維可以加速這個過程,讓我們無縫接軌地完成角色轉換。
不論什麼工作、什麼產業,都需要主人思維。
這是可以把工作變成事業、把職涯變成生涯的關鍵哲學。
 
從HR的角度來看,目前人才發展策略的趨勢,是將個人職涯目標和組織目標做連結,
使得員工能在組織中逐步成長發展,藉此讓雙方有更長期的合作。

從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的自我意識正在大幅覺醒,開始奮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最近航空公司和醫療產業的動盪、年輕世代的價值觀轉變,都證明了這點。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按照歷史的軌跡,在一個社會的新舊交接之際,會產生顛覆和創新的革命。
在舊時代的混亂之中,會誕生出新時代的規則。
現在就是舊時代職場文化的末日,是新時代職場文化的契機。
起風了、變天了。
按照舊規則行動的人會經歷痛苦、遭受損失;掌握新規則的人,會成為提早佔領下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主人,告訴我,你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