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范瑋琪1月27日因口罩禁出口政策,於私人臉書痛罵行政院長「狗官」,隨後引起大批網友怒斥沒搞清楚狀況就開罵。後續范被翻出過去的黑歷史,包括假學歷風波、與張韶涵鬧翻等負面消息,因飛翔二寶參加實境秀而聲勢大漲的黑范夫妻,費心營造的傻白甜形象也在一夕之間破滅。
即使事後范說明已了解政策立意和台灣供應現況,公開認錯並向蘇貞昌道歉,蘇也表示不在意此事,仍無法止息風波,更無法擺脫假面印象。網友接連不斷地炮轟,讓范飆出「我全家暴斃你最開心」等情緒性用語,並諷高雄氣爆捐款300萬不被記得。一連串失控暴走的行為,害老公黑人也遭殃,被罵沒腦地支持愛妻,甚至宣布全面停工。然而,鬧劇至今尚未落幕,惡意留言也持續灌入黑范夫妻的社群帳號,其中不乏人身攻擊的言論。
此波街訪中,一位學生表示,自己與范的立場相似,在口罩政策頒布之初十分不諒解,認為政治不該凌駕醫療之上,然而,在那之後知道是自己誤判,而范也道歉了,但身為公眾人物的她無法讓輿論和謾罵聲停止。這位學生表示,即便失言,但畢竟范的出發點是好的,實在無須太過度指責,變成一種集體霸凌。
另一位民眾表示,如果以資訊不對等、同溫層的觀點來看,其實不能說她錯,只能說她的資訊不夠。假設范生活的圈子裡,沒有口罩缺乏、仰賴進口的概念,那麼她可能只是單純覺得「為什麼我們有能力不去幫別人」、「這個是不好的行為」。
在公眾人物發言惹議的各種事件中,我發現台灣民眾有個特質——熱情但也不留情,當遇到一個標靶可以攻擊,就朝靶心猛射。一個靶心不夠就多立幾個,放大解釋對方的話語並猜測背後含意,再度燃起網路世界的一片謾罵。一個社會充滿多元想法是好事,但總是激進的言論成為主流、帶起風向,如何平和地表達出不同意見、對事不對人、理性對話,則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
最近筆者在讀高敏感族的書,作者寫到:
「高敏感族會深入地處理所有資訊,
外界刺激對他們來說經常過於強烈、高敏感人非常容易和其他人的情緒共感。
這一切導致他們需要和外界保持距離、需要獨處,結果就被貼上害羞內向的標籤。」
真是完全命中、字字誅心、萬箭穿心...
但同時也有一種,被同理的感動。
![]() |
飛啊! |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是這樣的人,只是最近才看到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內容。
我不喜歡恐怖影片、不喜歡黑暗劇情、不喜歡太過吵鬧、不喜歡過度擁擠。
人群、聲音、衝突、肢體動作,很多東西對我來都過於強烈、無法負荷。
此外,也不敢看太感人的東西 XD
曾經看到報導寫說:有個住在偏鄉的小女孩,她的夢想是去吃一次麥當勞,
我瞬間竟然感受到那心情而熱淚盈眶,當下連我自己都震驚了!!!
更不用說很久以前看《一公升的眼淚》,直接拿整包衛生紙放旁邊隨時用。
後來朋友推薦《7號房的禮物》之類的影片,我乾脆就不看了。
沒別的,就是怕哭太慘。
很多刺激、資訊和情感,對高敏感的人來說都太強烈了。
這不是個人觀察的猜測和推論,而是有生理基礎的證據。
據作者說,約有15%-20%的人屬於高敏感族群。
其實正面地來看,高敏感族比較能深入了解狀況、察覺細微的改變、同理他人、體驗深刻的幸福,
好好造就並使用的話,高敏感特質會成為絕佳的優勢。
不過,因為這個社會有主流價值的判斷、父母或同儕也不一定能夠瞭解這樣的小孩,
所以高敏感人在成長過程中遭遇許多錯誤對待,
連我們自己也錯誤地看待自己:覺得自己這樣不好、不喜歡自己的樣子。
為什麼要提到高敏感的例子呢?
因為和大家討論職涯發展時發現,有很多人不喜歡自己擁有的特質。
認為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情沒有前途、收入不好,應該要像誰那樣比較好。
明明是自己擁有的寶貴特質,卻認為那個特質很沒有用。
這樣的思維最可怕的是:會連帶討厭你自己。
你善良、敏銳、藝術創造、人文關懷和理想主義的特質,在物質主義凌駕的地方似乎一無是處。
「連我最擅長最喜歡的部份都沒有價值了,哪還會有其他價值呢?」
你的內心深處會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然後影響你的生涯適應力 (career adaptability)。
![]() |
小飛象 |
大家看過小飛象嗎?
小飛象 Dumbo 的耳朵特別大,因而受到其他動物的嘲笑和霸凌,媽媽也在保護他的過程中被關進牢籠。
Dumbo 後來在好朋友老鼠的鼓勵下,逐漸找到自信,甚至發掘自己可以飛翔的本領,成為翱翔天際的動物明星。
儘管這個世界對你偏頗,但你可以選擇對自己公平。
這個世界充斥太多非真理,我們過度內化這些錯誤的想法之後,
用這些錯誤的想法鞭打自己、感到痛苦。
需要正確地了解真相、重新詮釋並建構過去的經驗,經由這樣的療癒過程徹底脫離出來。
在社會的主流框架下,礙於現實和經濟狀況,也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最有天賦和熱情的方向,
但我們還是可以寶貴地看待自己身上的特質,一邊腳踏實地生活、一邊努力開闢出夢想和現實之間的第三條路。
這也是隱者一直以來的信念:幫大家找到更好的可能性。
社會企業、自由工作、新興職業...就是為了呼應這樣的需求、找出嶄新的可能。
而且,真正能讓我們脫離貧窮輪迴的,並不是某個工作,而是商業思維。
沒有相信並愛自己到底、不認定自己的人,會不斷跟別人比較,終究會倒下。
雖然生活不太容易矯正、雖然內心不斷受挫,但責備自己是錯誤的方法,這種錯誤的想法會讓自己受傷。
有時候你的生活無法按照你的心意、按照你的理想成就,因此感到辛苦,
但你要相信你自己、指導並做到底,這樣才能結出果實。
愛你自己吧!而且不斷對自己說「你做得到」,也不斷相信吧!
這樣即使你筋疲力盡還是能站起來、即使受挫還是能站起來,
也能以著「沒有受傷的內心」前進。
本文由【隱者的旋律】授權轉載《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