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圖/免費圖庫photoAC

民主、自由造成臺灣發生諸多亂象嗎?

可能年紀慢慢變老了,近幾年時常收到長輩文或長輩圖,基於禮貌與友好關係,總會回一個貼圖,但對於部分長輩文的內容其實並不認同,特別是常將一些臺灣社會問題歸咎於臺灣過於民主、自由,如認為年輕人沒有同理心、不懂得惜福、自視甚高是民主、自由過了頭;臺灣太強調民主、人權,對犯罪者判的罪刑太輕,所以治安變差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貪汙案件時有發生,是因為民主缺乏監督機制,財團容易與官員勾結,進行利益輸送,政策都有利於富人。然而,這些現象都是臺灣民主化造成的嗎?這些現象只存在於民主國家嗎?

圖/擷自pixabay

你今天花多久時間在社群媒體上?長時間浸泡於虛擬世界,不僅容易情緒低落,還可能引發與家人的矛盾,甚至造成家庭關係的惡化。

圖 / 何語嘈

孔子,一個華人世界,甚至是東亞文化圈熟到不能再熟悉的人物,尊敬他的人稱呼他為人類歷史上四大聖人之一、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甚至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貶抑他的人稱他為孔老二,更是中國「批林批孔」、「打倒孔家店」等政治活動的攻擊對象。

圖/後埔國小提供

114年大學學測的國語文寫作,知性題考「擬社會互動」的正、負面影響,情意題以「52赫茲鯨魚」的故事讓學生用作文抒發想像。台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葉常泓表示,作文需套入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考生要寫得具體、細膩、深刻,應盡可能以真實人生經驗來舉例。

作者與父母的「存摺」紀錄本。 圖 / 黃胖兔。

常常有人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顧名思義就是「管理錢財」,近年許多家長開始意識到「理財」能力應該要從小栽培。但生在70年代的我,能夠在小學就開始學習理財,真的是非常幸運。我等我長大開始工作後,才發現朋友圈中,幾乎是等到開始要經濟獨立時,才會開始認真面對和學習理財。我很慶幸我的父母,在30幾年前,雖不富裕,卻很時髦地設計情境,讓孩子從小自然而然地建立用錢觀念、社會金融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