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圖/pexels

今年年初爆紅的話題之一,一定少不了「ChatGPT吉卜力風格」,幾個簡單指令就能把照片轉化像是宮崎駿吉卜力風格動畫的圖片,甚至在社群網站出現大量吉卜力迷因圖。我個人不習慣一窩蜂跟風行為,便開始認真思考這些「AI新科技」,會帶來的反面衝擊,甚至對下一代的影響與改變。

圖/pexels

霸凌事件頻傳,從勞動部謝宜容霸凌輕生員工案震驚社會,到近期有新聞報導,一位媽媽自製短影音說明孩子在學校被同學言語霸凌,孩子媽媽霸氣回應孩子:要帶律師到學校談,此舉在網路上被眾多家長讚不絕口。

圖 / Pexel

「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大事,普通人只能做小事」我們都是這樣想著,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按照這種想法過生活,每天為著「柴、酒、米、鹽、醬、醋、茶」奔波著、辛苦著,直到歲月老去。然而,真的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大事嗎?凡事都有例外,其實當我們留意國內外每天發生的事,就會發現許多大事是由普通人推動或倡導而成就的。

進入四月份即將迎接到孩子們最愛的「兒童節」,回想起小時後的兒童節,總是會拿到許多禮物,充滿歡樂,也讓我思考:這世代的兒童快不快樂呢?

圖/擷自朱立倫臉書

國民黨推動反廢死及反戒嚴公投綁大罷免

在上報3月3日獨家報導國民黨擬發動「反廢死公投綁大罷免」以對抗民進黨的大罷免後(參見上報《藍擬發動「反廢死公投綁大罷免」拆彈 許宇甄、翁曉玲操刀空戰》),3月17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領黨籍立委舉行記者會,宣示推動「反戒嚴」、「反廢死」公投,希望訴諸更大的民主,反對實質廢死讓正義無法伸張,也要求執政黨不得逕行造成兵兇戰危與戒嚴風險。3月25日晚間立法院國民黨團挾人數優勢將提案強行逕付二讀,院長韓國瑜裁示未來2項公投案都要交付黨團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