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基金會」曾調查台灣人是否「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團體」 (包括同事、鄰居、同學、親友等),回答「一直或經常有」的佔65%,「偶爾有」的佔8%,「很少或沒有」的佔27%。推估國內有超過600萬人覺得自己缺乏歸屬感。
對於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你會怎麼處理?若今天去公廁上廁所,打開門卻發現裏頭排泄物沒沖掉;此時,你會選擇關上門?轉身?或是著手處理髒亂的環境呢?你我都知道,主動維護環境是更理想的,但多數人的選擇可能不是這樣。不理會他人製造的問題,對自己沒有壞處,幫忙解決或改善「似乎」也不得益處,還可能受到損失。必須擔起原本不用負的責任,你會選擇「付出關心並行動」或是「冷眼旁觀」?
比起許多生物,「人類」對於「更好的」有著強烈的追求本能,人對「好」的追求並不止於當代的享受,像是發明用來記錄的文字,同時也發展出文明。隨時代更迭,社會分工趨於穩定,物資科技發達,生活舒適便利,省下許多時間的同時,人們有更多時間能傾聽內心的聲音,得以思考並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也因為科技發達,現代人彼此接觸與交流不如以往來得親密,較少與人交往相處之下,反而產生了各樣的「心情病」。
「我的聲音在笑,淚在飆,電話那頭的你可知道…」世界不大不小,沒有說出來的話,究竟有多少人能明瞭?總以為有「不說出口的默契」才是好情人、好朋友,卻只留下「為什麼我的心情你不懂」的鬱悶感,還被『誤會』自己很難搞?…
你是否被貼過如「聰明」、「懂事」、「溫柔」、「堅強」、「熱情」、「沈穩」等類的標籤,於是不得不要求自己「必須表現得完美」,反而對失敗產生恐懼,擔心自己不再是「被認定的那個自己」而事先為可能的失敗找藉口,並裹足不前呢?
近來,接連傳出前程似錦的年輕影歌星、青少年尋短的新聞,大家都聽過因為工作壓力大產生偏頭痛,或是進考場前忽然想拉肚子的案例;其實,這就是典型「心身症」的反應。中國有所謂「積勞成疾」、日本有「過勞死」的說法,皆與身體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脫不了關係。
在每個人生階段,我們都不斷學習著如何拿捏與人相處的正確距離。在與人交談、往來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因為彼此用字遣詞的習慣不同而遭到誤解或惹怒對方;產生這狀況的大多數原因,就是誤判了彼此的「心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