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5月9日 17:44 李晶英

【心情病】「3關鍵」讓你摘下面具 贏回人際

精神健康基金會」曾調查台灣人是否「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團體」 (包括同事、鄰居、同學、親友等),回答「一直或經常有」的佔65%,「偶爾有」的佔8%,「很少或沒有」的佔27%。推估國內有超過600萬人覺得自己缺乏歸屬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自己歸屬於某一個或多個群體,如擁有家庭、工作單位,屬於某個協會或團體,從中獲得幫助、溫暖與愛,使孤寂感降低或消失,帶來心理上的踏實與安全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求階層金字塔」,人們的需求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基本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較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由金字塔底端到頂端依序是:生理、安全感、愛與歸屬感、被尊重、自我實現。當滿足了溫飽、安全的需求後,會開始期待愛與歸屬感。

美國學者布芮妮‧布朗曾做過一個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指出,人們的羞恥和害怕其實都出自於一個原因,就是害怕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被發現後,失去「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就是「愛與歸屬感」

研究結果顯示,擁有愛與歸屬感的人願意接受真實、原本的自己,並能以這姿態去和他人連結,而不是藉由隱藏弱點,拼命撐出「假完美」的一面去和他人交往。這些人擁有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勇氣,也願意全心全意投入一場「不確定會有好結果」的賽事、任務、人際關係。

同時,她也發現到:若不接受脆弱,我們會選擇「麻痺」它。會透過各種方式去麻痺它,購物、藥物、酒精、…等。但當我們選擇麻痺脆弱、害怕、悲傷、失望等這些情感,我們同時也會無法感受到喜悅、感激、快樂;就如同電影《腦筋急轉彎》中,強迫自己快樂,於是同時失去了悲傷與快樂,陷入悲傷、憤怒、緊張等不安定的情緒中…

幸運的是,即使不透過戀愛,人們也能從親情、友誼、社會團體等來滿足這項須求。

為自己贏得「愛與歸屬感」,掌握3關鍵:

(1) 你「值得」卸下自身偽裝:
不必扮演「完美的他」,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且能獲得歸屬。先卸下自己的防備與偽裝,即使笨拙,試著主動瞭解別人,真誠地展現自我;當對方感受到善意時,一句平淡的問候也能在其心中建立起一個友善的位置。

(2) 做出正確的付出:
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仍被排除在外」,問題往往出在付出的方向錯誤。若沒有「真正站在對方立場」、「了解對方心情」且給予他真正需要的東西,就會做出「自我滿足」的付出,這會帶給接受者負擔感,不但無法從中得到回報與好感的增加,甚至會令人想逃之夭夭。比起物質上的付出,可以先透過「提問」與「陳述自我」使彼此能互相瞭解,進而能做出良好的互動。

(3) 掌握正確的距離:
人與人若過於親近,而產生過多佔有欲,可能限制了對方能成長的機會而使彼此受到損失;但若人與人太過遠離,也會使彼此容易產生誤會,而無法做到必須一起做才能達成的事而受到損害。因此,學習如何在人際關係中維持中庸之道是重要的。必須找出一個合宜的距離,可以彼此支持,不用整天膩在一起,但回頭就能找到你;使得雙方不同的生活方式與人生規劃都能有所發展與實現,能彼此陪伴、一同成長的情誼,才能長久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