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10月10日 23:34 林芳幟/綜合報導

熱臉貼冷屁股? 適當距離讓「人際關係」大漲

在每個人生階段,我們都不斷學習著如何拿捏與人相處的正確距離。在與人交談、往來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因為彼此用字遣詞的習慣不同而遭到誤解或惹怒對方;產生這狀況的大多數原因,就是誤判了彼此的「心理距離」。

保持適當距離的「刺蝟法則」

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曾這麼描述,「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人是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反覆拿捏距離後,刺蝟們終會找到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這就是所謂的「刺蝟法則」。

與人相處時也是如此,會不自覺地與別人保持相當空間距離,是因為人有「心理上的安全感」的需求。與人靠近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人感覺『被尊重』」同時「保持在彼此都感到舒服的距離」。給對方有同在的感覺,且在未得到對方允許或邀請的情況下,不擅自闖入對方的安全網裡。通常這距離能剛好看到彼此並接收到對方的情感,這樣的距離與態度,在心理學中,稱為「同在而不侵入」(company without intrusion)。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的前人智慧

管理自己的人際網路時,不論關係多親近,年紀多相仿,都不該忘了讓對方「感到安心」、「面子掛得住」、「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即使私下說笑戲鬧,千萬別搬到檯面上使人「顯得尷尬」,也要小心別黏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反之,若雙方關係親暱且在對方能感到安全的環境下,舉止言行間過於彬彬有禮,反而會使人產生疏離感,誤以為「他不願對我敞開心胸」或是「他是不是討厭我了?」。

應該重視與自己連結的人際關係。久未相見而拉遠了距離,可以用輕巧的問候或關心來稍微將距離拉近;對方太過熱情而無力招架,也可用較為禮貌的言語拉開距離;切記,不要在還不熟悉(或久未聯絡)時過於大幅度地靠近,免得嚇跑對方;也別在對方熱心幫助時大潑冷水,免得事後後悔。精準拿捏自己和對方的「關係與心理距離」,也就是「心理親近度」,是相當重要的。能做到這點,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想法」中拿捏心理距離

或許你也見過這種情況,一位自認為很有魅力的男性草率接近女性後,女性就像是被什麼魔力彈開一般:敬而遠之,敬謝不敏。

如何拿捏與拉近「心理距離」呢?心理距離有時可用興趣、關心的事物或嗜好判斷,有時也可用人種、性別、居住地區、組織內的地位、知識水平、生活習慣等來判斷。有相同或相似想法的人更容易彼此親近,例如:喜歡寵物的人會和同樣喜歡寵物的人有共通話題,有類似學經歷或類似背景的人彼此較容易交談等。

由此可知,想法相近的人心理距離也較近,想法相反的人心理距離則較遠。想拉近彼此距離時,找出「共通點」是有效的方法;但若找不出同樣的興趣或背景,也「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謙遜、坦白地請教對方,能更好地開啟彼此間的話題,並循序漸進地建立友善的關係。

「心理距離」被分類為這幾種

人類學家霍爾(Edward T. Hall)研究指出,人會因時間與地點,有四個不同人際空間距離:

親密距離(15-45cm):與最親密的人的距離。是只允許最親密的人(愛人、至親)進入,並進行擁抱等親密互動的距離。

個人距離(45-120cm):與朋友間的距離。好友或夫妻在公共場合維持的距離。維持這個距離,代表願意與對方建立溝通關係。

社會距離(120-350cm):無法看清彼此細微的表情變化,這種距離的溝通通常發生在職場的商業或社會行為上,通常是銷售員與顧客或是同學、同事之間的距離。

公眾距離(350cm以上):進行簡單交談或以肢體語言為溝通主體的距離,難以建立私交,是適合演講等場合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