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台大政治系政治理論組畢業生代表-詹雯如  圖/擷取自詹雯如臉書

正值畢業潮,許多新鮮人紛紛出籠,在尋找下一階段的位置時,許多人也同時追往過去。在校園這四年,酸、甜、苦、辣,有崩潰過,也有歡樂似神仙。最近看見一篇畢業演說,來自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畢業生代表-詹雯如,這篇畢業演說,道盡許多畢業生的心坎,也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件事,「莫忘初衷」。

詹雯如:「這是一個很不平靜的時代,可是這是我們的時代。現在,我們必須面對它了。」

不只是政治系,更不只是台大,這一屆畢業生都經歷過318學運、捷運隨機殺人以及各種媒體報導的社會案件。不論知情不知情、有無參與在其中,這都是我們的時代,社會也賦予我們能有效操縱網路的名稱「網軍」。只是在這一個好比三國的「時勢造英雄」時代,我們能夠安然度過這一段迷惘期,有或者會隨波逐流,成為在學時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很多人很迷惘,大學畢業像是正式告別青春,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歲月,但也是嶄新的開始。也許在台灣長大的我們無法自由選擇升學的部分,但之後還是能夠選擇用怎麼樣的方式長大,成為我們想要的那種大人。

在這美好的時代,也是迷惘的時代,有三個人的提點值得參考,這些來自於蜜雪兒歐巴馬、夢工廠執行長 Mellody Hobson、納塔莉波曼,來自曾經不想走出學校,最後變成很棒的人的他們。

  • 挑戰成長勇於面對自己的無知

在南加大的畢業演說上,現任夢工廠的執行長 Mellody Hobson 這麼說:「無論你怎麼定義『成功』,把你的眼光放遠、視野拉大,用比別人更嚴苛的標準審視自己吧!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我就問;如果我不確定如何執行,我就去學。別裝做你懂得很多,人們通常都不想承認『我不會』,但是我永遠覺得我還不會的事情太多了。」

「另一方面,別裝作你懂得很少,也別瞧不起自己『還年輕』。誰跟你說年輕人就沒有好的想法,誰跟你說年輕人就應該悶不吭聲,誰跟你說年輕人就應該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去做事,你要全心投入你選擇的事,你的謙卑裡頭也不該忘了對自己的自信。」

與其說「我會成為所有你希望我成為的人」,不如說「我知道我是這樣的人,我明白自己的價值,並且願意更好。」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世界共處,成長的路上,帶著你的恐懼前行,讓恐懼為你添上一對勇氣的翅膀,年輕不是你躲藏的理由,記得出發,也學著持之以恆地去走那一條長路。

  • 挑戰改變努力找尋自己的使命

蜜雪兒歐巴馬在歐伯林學院發表畢業演說時,這麼說:「出了社會,你極有可能對這世界感到失望,這世界極度分化,經常陷入動彈不得的僵局,這時你會想要逃跑(我偶爾也很想逃跑)。但是親愛的畢業生,今天我想邀請你反向思考,與其遠離那些醜惡,我想邀請你迎向那些分化與僵局,去改變人們的想法,去扭轉我們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革命,不同的個體懷抱不同的關心和不同的使命。讓你的關心去影響世界,而不是讓世界恣意地改變你,去決定你該成為的樣子。改變,絕對不會是件容易的事。你或許會很挫折,或是中途你也必須學會妥協,因為真正好的改變不是剷除異己,而是懂得傾聽,讓更多人加入世界更好的戰役。

沉默_圖擷取自網路

自從耶穌代替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後,基督徒在不同時代,不同的國家為主殉教的事情此起彼落,這些基督徒的血編繡出雄壯的基督教歷史。比其短暫肉體痛苦,獲得永恆的天國福分,殉教就算不了什麼!但,若一旦聽到某神職人員「棄教」,恐怕不僅不被教內認定,也會遺臭萬年!然,在日本十六世紀的天主教歷史記載中,赫然看到外籍神父棄教,並且改娶日本婦女!遠藤周作深入探討後,似乎為這些人平反!

韓國MERS 恐慌, 逛超市都需戴口罩

「MERS恐慌,韓國陷入孤立危機?」繼上月20日,韓國第一位病患確診為MERS後,至11日已增加到122名確診病患,其中10名已死亡。MERS在被發現後,韓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世界第二多MERS病患的國家。值得慶幸的是,據報告在韓國發現的病毒與中東地區的病毒99%一致,並非變種病毒。

Dropbox CEO_圖片/網路

Dropbox創辦人Drew Houston回母校MIT麻省理工學院演講,「人生只有30000天,你要怎麼過?」他以前常常杞人憂天,但他清楚記得讓他突然冷靜的瞬間。當Drew搬到舊金山的時候,有一晚失眠,於是打開電腦,在網上讀到了一條新聞「人的一生只有30000天」。於是,他拿起計算器將24乘以365,警覺自己已經用掉了9000天!他捫心自問,「我都幹了些什麼?」

他也對台下的畢業生們說,「在座的你們已經用掉了8000天。」

人生只有30000天

「Time is money。」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但不管在怎麼認知到時間很重要,我們還是會讓時從指間溜走。常常搖旗吶喊「我要時間管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時間管理,其實就是生活管理。

「判斷力」非常重要

●知道甚麼該最優先

我們每天總是在處理不同的代辦事項。但哪一個才是值得的?

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做很多事情,所以要學習分辨「輕重緩急」。有時後處理小事花費的時間比重要的事情來的多,但是處理重要的事情可以得到更多附加價值。人生中有太多重要卻不緊急的事,必須挑選對人生有影響力,或重要的事,例如健康、前途、累積學識、人際方面成長相關的計畫,才不會後悔。

●擺脫「好好小姐/先生」

學著說「不。」不要讓自己太過負擔,這些答應別人的承諾,會成為你運用時間的最大阻礙。先思考這個承諾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是否會讓犧牲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想清楚後再回覆請求吧!

時間是規劃就有的

●訂下計畫

在清晨(更好的是前一天睡前)訂下計劃吧!訂計畫的好處在於,能幫助你預覽自己將要做的事情,而你該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地「貼」著計劃走。不做計劃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偏離重要任務,不自覺在不重要的小事上花太多時間。

●為每一項事情訂下期限

「10點以前要完成A、3點以前要完成B……」將這些寫在記事本上或是設定手機鬧鐘提醒,可以避免自己被其他活動拖延了。訂下時間時也能讓自己思考到底要花多久時間完成,這方法也能讓你更有效率的安排每一件事情。當然,如果能提早結束事情是更好的!

計畫趕不上變化 牢記「3:1法則」

為了避免意外,在行程與行程中間留下一點空餘的時間。你可以用75%的時間處理日常工作,剩下的25%處理意外的事情或緊急狀況,別把時間塞滿,這會讓你無法處理緊急的問題。

掃羅蒙 主光照後變成保羅

聖經使徒行傳中有非常多重要的人物,第九章記載一位劃時代的人物掃羅,掃羅在猶太教的世界中,是一個逼迫教會的領袖,後來他在異象中被 主得著後改名叫「保羅」,變成在外邦世界中傳福音、建立教會、帶領教會的領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