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在臺灣大腸癌位居癌症死亡率第3名。而國人普遍愛吃燒烤與紅肉(如牛、豬、羊等)及加工肉品(如香腸、培根等)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營養師莫雅淳提醒大家,中秋節吃烤肉時,謹記2步驟,輕鬆防止致癌物找上門。
嗜喝牛奶、大啖牛排,一直是西風東漸、飲食歐美化後國人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但小心再這樣下去可能潛藏致癌危險因子。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Harald zur Hausen)利用全球大數據,發現食用牛奶與牛肉,與乳癌和大腸癌盛行率有關,他22日在中原大學應邀演講時表示,台灣是高危險的國家,吃牛排一定要全熟,牛奶消毒完全較沒問題。
日前有位年僅14歲的青少年,他幾乎每天吃校門口的烤香腸,等到有症狀就醫時已經是大腸癌第四期,治療4個月後仍告不治。無獨有偶,高醫附設醫院也收治一名10歲男童,因解不出大便就醫,檢查竟發現有顆如乒乓球大的惡性腫瘤塞住大腸,診斷出罹患第三期腸癌,這也是目前國內年齡最小的腸癌患者。
健檢制度與健康概念健全的台灣,卻發現大腸癌有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103年資料,十大死因之首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每年約有14,000人得到大腸癌,超過5,000人死亡。大腸癌算是可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且治癒率相當高的癌症,根據統計顯示,提早發現配合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令人聞之色變的10大癌症死因中,肝癌及大腸癌高居第2及第3位。尤其肝臟素有沉默器官之稱,一發現問題往往回天乏術;而大腸癌只要發現得早,甚至可以長期共存。
在台灣大腸癌已躍升十大癌症首位,每48分鐘即有1名患者診斷出來,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日前驟逝,震驚演藝圈。大腸癌已連續第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榜首,衛生福利部五月公布103年癌症登記資料,全年有15,764人罹患大腸癌,若罹癌後3個月內未接受正規治療,在一年內的死亡率就高達47%,是及時就醫死亡率(13%)的3.6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避免致癌因子、健康生活、定期篩檢,才能「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