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應數系助理教授張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博士,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助理教授張中榮獲特聘年輕學者獎,張中的研究專長為函數資料分析、影像分析、多重比較、存活分析等。

中山大學材光系教授張六文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學系教授張六文日前以「高效率馬達用電磁鋼片的研發」榮獲行政院2009年傑出科技貢獻獎,受到國家肯定。此次電磁鋼片是由張六文和中鋼公司產品發展組組長黃議興所共同研發,其足以降低20%以上電磁鋼鐵損值。

中山材光吳欣潔研究團隊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吳欣潔榮獲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TMS)年輕領袖獎(Young Leader Award),16日於TMS144屆年會上受獎。

程詩郁

你知道為保育動物發聲,進駐台北並下鄉的1600隻貓熊嗎?你知道誰是促成將黃色小鴨引進高雄的幕後功臣嗎?
12月22日由中山大學生會舉辦的不專業講座系列第二場,請到了左腦行銷創辦人,現為執行長的程詩郁,來分享她對大學生的建議和她的人生經歷。

「你在年輕時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怎麼放縱你的青春、放縱的很有價值?」一開始,程執行長就拋出這兩個問題刺激同學思考。在求學時常有同學為了怕點名,寧願很累也要到課堂上睡覺,對此她說,寧願花這堂課的時間到別的地方睡覺、聊天、看電影都可以,但她不希望同學因為點名,而不敢勇於做一種選擇,應該要去做自己認為更有價值的事。

程執行長在年輕時曾做過快遞、工廠女工、行銷員,但這都是不是她的興趣,只是想嘗試各行各業,所以就去做了;她表示:年輕時可以嘗試很多事情,不管做的事情是什麼,重點是你能不能在一件一件的事情中,都會有一點點的獲得。程詩郁第一份創業是賣天燈,這是她在當立委助理時的兼差,當時只是單純認為好賺,但在完全不熟悉市場的情況下,困難重重,懵懵懂懂地一直去做、去學,好不容易做到有起色,卻碰到寒流,銷量大減。程詩郁說她在這份創業中學到,做任何事,都不會如想像中簡單,成功不易,當你沒有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成功的機會就會變小。

現在是個社群世界,大家的思考通常都是在同儕的壓力、社會的與論等種種因素中下判斷。程詩郁建議:「應該嘗試一個人去旅行、一個走在路上,學著和自己獨處,去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看見自己的可能。」她認為大學就是個關鍵階段,在此時就是要透過各種活動摸索自己、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程詩郁認為現在大家對成功的普遍定義就是有錢,每次某企業家說了什麼話、批評,媒體就會爭相報導,但企業家不一定是對的,大家只是基於他們財富權勢。「成功不一定是有錢,我們都可以在沒有別人、社會的附加價值下,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追尋自己相信的價值觀。」程詩郁說。

程詩郁曾被問到:在大學沒學到什麼專業能力,這樣進入職場時怎麼辦?她說:「大學學的知識和職場要用的能力是有一段落差的,而且大學不是職業培養所,不能教你企業要的技能,同時,大學培養的是多元能力,像是閱讀、自我進修能力。」程詩郁說自己讀過景觀設計系、城鄉與建築所,她知道這兩種相關工作對她不適合,但她說因為了解過,才能知道自己天分和不天分在哪,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程詩郁鼓勵同學「眼高手高」,把夢想做大一點,逼自己去做不敢做的事,相信自己做得到。多元思考,她認為大家要去接觸理所當然和懷疑不合理的事。她最後提到,她覺得這社會現在都只是在做表面、假的事情,形式的東西,她做社會行銷,就是想發揮影響力做真的事,讓大家能去思考、判斷除了表面,每件事背後真正的意義,「我們賣的不是商品,是價值!」

北大入學通知副本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今(26)率團近四十人拜訪中山大學,除再度奠定兩校合作基礎外,也期望在各領域有更進一步合作,北大拜會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余光中,希望邀請余光中再至北大駐校,並送上青年書法家作品「光鄉愁之韻,中赤子之意」,余光中並當場回贈當年北大錄取通知書副本。

朱善璐提到,此次台灣之行只拜訪兩間學校,一是台灣大學,另外就是中山大學了,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也笑著說,其實當年創校校長李煥先生的心願,「就是北台大,南中山」,北京大學剛過建校116週年校慶,歷史悠久,朱善璐謙虛地說,中山大學傳承國父孫中山創校精神,北大校長蔡元培則是受中山先生之邀擔任教育部長,統領高教,可說蔡元培在中山先生之下,也有一點革命的精神,兩校其實很有淵源。

朱善璐認為,年輕學校有年輕學校的衝勁,老學校有自己的包袱,現在北大也在轉型當中,希望在理工文醫上多所合作,他表示,此行目的有三,除了重申已簽訂的學術協議,更希望在協議之上更進一步拓展,包括交換學生或是教師合作等,都能有所突破,「非常歡迎優秀的學生來北大交換」,中山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郭志文說明,目前中山還沒有北大的交換生,正在跟北大討論研擬當中,未來希望兩校交流更加頻繁。朱善璐也提到,北京大學剛成立海洋科學院,非常希望取經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的豐富經驗,「一所學校能夠有自己的海洋船非常難得,中國擁有海洋船的學校也是極為少數」,未來希望兩校在各領域能有進一步的合作。

余光中提到,自己其實與北京大學關係深厚,雖然沒念過北大,也沒在北大教過書,「但是曾經收到北大的入學通知」。余光中1947年高考時曾被北大錄取,已收到錄取通知書,但因戰亂之故留在南京大學,之後又去廈門大學,最後在台灣大學畢業,曾有文句「津浦路伸出三千里的鐵臂歡迎我去北方,母親伸兩尺半的手臂挽住了我」。前年余光中以「駐校詩人」身分重回北大,今日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當場邀請余光中再度到北大,「永遠將余教授視為北大人」,並當場允諾為余光中準備一間工作室,歡迎他的到來。

北京大學當年由教務處寄出的通知書信封以書法手寫,並附上錄取為北京大學正式生注意事項,通知書上載明獎學金申請事項、報到期限、健康檢查、交通資訊等提醒。致贈副本除了信封、通知書外,還附上當年北大放榜剪報,京滬區錄取名單公布,南京區考生,余光中名列文學院一年級新生之中。

今日北京大學與中山大學學生也以藝文表演交流,國標舞、吉他社、民樂、朗誦、合唱等,其中中山大學合唱團伴隨著非洲鼓節奏輕快出場,以一曲代表「你好」的非洲語「Sorida」歡迎北大師生。接著中山大學音樂系教授,合唱團指揮翁佳芬也歡迎北大合唱團同學一起演出,促成兩校同台表演,演唱中山大學學生用兩首古典詩鑲嵌而成所創作的新曲「人生難得九方皋」,最後以「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再度謝謝北大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