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8月21日 20:52 林芳幟

都會哀歌:那些消失的青少年們

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已連續4年退出台灣人十大死因之外,卻是青少年死因第2位。不分男女,15到24歲青少年死因前3順位分別為意外事故、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及惡性腫瘤,數據指出,每10萬人口即有5.2(男性為6.8,女性為3.3)名青少年自殺身亡。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張家銘分析,15至24歲者有超過6成是因「情感/人際關係」困擾,其次是「精神健康/物質濫用」。張家銘說,自殺往往是多重原因,自殺前會釋放一些訊號,如成績退步、常請假、家庭重大事件、自殺痕跡、情緒與衝動起伏大、社交畏縮、被人欺負嘲笑、由言語及文字可察覺出端倪。

臺大醫院胡海國表示,「自殺,從科學來講,其實代表了腦部生病了。」現代腦科學已經可以清楚的分析出,有抑鬱、自殺傾向的人,血清素在中樞神經的作用有不足的現象。

英國劍橋大學精神科醫師摩莉.克羅克特(Molly Crockett)及其研究團隊證實,血清素確實有約束侵略性反應(aggression)的作用。研究中,研究人員藉由直接控制受試人員的血清素濃度以觀察它對行為能力的影響,他們要求20位受試者進行一項情境性的遊戲,藉由公平或不公平的提供金錢來觀察受試者的反應。結果顯示,當大腦中的血清素濃度降低時,人會變得焦躁、衝動、情緒低落等行為,甚至出現自殺的極端行徑。

多數學者與輔導機關表示,彼此關心的人際網絡,是最佳的解套辦法。但社會現況卻是,「因為忙碌讓人無法承受過多的人際互動,太多的關心會變成麻煩,最後變成怕麻煩,不敢愛,最後,無法愛自己,也無法愛別人,」在全省推動第一線進行陪讀計畫,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有這樣的觀察。

但其實關心很簡單,劉玲君與楊瑞珠在《青少年的自殺行為與防治策略之探討》一文中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則可做為參考,如:不評斷、嚴肅面對青少年的問題和威脅、不要把事情告訴無關的人、表達你的關心與支持而不是虛構空泛的保證、當一位關心的傾聽者等。

建議父母,花時間傾聽孩子是如何思考、為何這麼思考的,比起對錯,首先瞭解孩子真實的感受。過程中,不要急著下定論,也不要打斷孩子的發言,滿足孩子愛、歸屬感與被尊重的需求,讓孩子知道你是真的在乎他、關心他、願意愛他、接納他,在孩子敘述完後,可以詢問孩子需要的幫助或站在他的立場來與他對話,如:「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覺得…」,在孩子成長的時機中,與他一同成長。

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