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3月20日 16:18 Aliav

賽德克•巴萊 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衝擊與恢復

「賽德克.巴萊」在臺灣上映時,引起極大的關注,其中之一的原因是這部片子的製作金額據說高達7.5億台幣,創下國片的記錄;二方面這部「賽德克.巴萊」描寫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光用想像,就覺得臺灣的電影真的站起來了,其他的電影都可以在網路上看,但「賽德克.巴萊」如果沒有買票進去戲院看,就忝為臺灣人。

 

「賽德克.巴萊」電影中講述賽德克族首領莫那.努道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勇士,少年為了守護祖先的獵場以及祖靈的信仰,與不同部落的對戰。在日本統治後,祖先的獵場成為日本的林場,男人不再是勇士而成為伐木工,稍有不慎,則飽受日軍的懲罰;女人也不再從事編織,成為日軍家中幫傭,隨著皇民化的推行,部落的小孩漸漸失去祖靈信仰,成為認同日本的日本人。莫那.努道眼見賽德克族將土崩瓦解,為了恢復賽德克族過往的光榮,高舉「彩虹橋」的祖靈信仰,勉勵族人成為「賽德克.巴萊」(意指:真正的人) 而挺身殉道。

這部片子中看到賽德克人、日本人不同文化的交互激盪。賽德克人認為「黥面」是光榮的圖騰,而日本人認為臉上白淨才是美;賽德克人認為「出草」是勇氣的象徵,而日本人則認為是野蠻的舉動;獵場是祖先流傳下來的生存之地,日本人認為這是國有地,非經允許不得狩獵;日本人引入現代化文明,興建醫院與學校,改善生活品質,但賽德克族人卻認為傳統文化正在一點一滴的消失中。

這樣的現象似乎並沒有隨著日據時代結束而中止,當國民政府接手管治後,情況並未好轉,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的消失仍持續擴大,原住民的社會地位仍然偏低。

原住民是臺灣最早的居民,而原住民向來樂天知命、強調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這樣的生活態度在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時,原本的強勢成了弱勢,隨著資源的分配不均,惡性循環之下,導致原住民的社經地位低落,甚至部分原住民也自認為不如其他族群。

近幾年來,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政策,逐步改善原住民在參政、教育、就業等等方面的問題,對於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保存也提升到憲法的層級。越來越多原住民的藝人、運動明星在專業領域中大放異彩,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成為觀光資源,傳統的手工藝成為了文創商品,一時之間,原住民從原本的被治理的「蕃人」成為了「臺灣之光」。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政府的補助措施雖然對原住民的現狀有所改善,但也造成部分原住民的依賴性,像是為了補助款而在不是豐年祭的時候舉辦豐年祭;加分政策雖然提高了原住民學生受高等教育機會,但造成部分學生入學後適應不良。

也有學者認為,政府的這種「補償」政策是並非出於「尊重」,而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手段。相較之前,雖然原住民地位提高了,收入提高了,但對於原住民的內在自信感的建立卻幫助甚微。

 

原住民學者海樹兒博士指出,原住民有許多好的天賦,像是歌唱、運動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等善良的個性都是臺灣精神,但在一些原住民的生活習慣上也有需要改善的空間。篤信基督教的他認為要恢復原住民對傳統文化的自信,並非來自抗爭或是仰賴政府的補助。他主張「真正的平等在於尊重差異,就像每個人的臉都長得不同,每個人的特質與才幹也不同,這是上帝的禮物,發現自己的特質的寶藏就會產生自信,開發自己的特質就能贏得尊敬,互相欣賞彼此的特質,社會就會和諧。因此,漢人也好,原住民也好,唯有謙卑地來到基督的面前才是恢復傳統文化,建立和諧社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