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 09:46 于志申
國內人才、勞力跑哪去? 政府別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今年初行政院長賴清德為解決國內人才與勞力缺乏的問題,表示在過完年後將提出移民政策,政務委員林萬億也表示將評估引進計畫型勞力,招收外籍生就讀相關科系,畢業後讓他們留在臺灣工作,甚至在臺灣居留、取得國籍,以解決農漁業勞力缺乏問題。
然而,引進移民是解決農漁業勞力缺乏的唯一解方嗎?看看現在國內有為數達60餘萬外籍勞工,但還是有企業高喊勞力不足,可見因應勞力不足不能單靠引進移民。回顧當年,為解決國內大型建設陸續興建但勞力缺乏的問題,政府開始開放引進建築業外籍勞工,其後更開放引進製造業外勞、漁工、看護工等,外籍勞工人數也一路暴增至現在的60餘萬人。
不可否認的,外籍勞工的引進對臺灣基礎建設的興建與經濟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後遺症也不在少數,包括薪資停滯、產業升級與轉型緩慢等,因此對於民進黨政府評估引進計畫型勞力,鄭重呼籲要審慎進行政策評估,不可為因應一時之急,重蹈過去開放引進外籍勞工之錯誤。
首先,雖然媒體不時報導目前農漁業就業人口平均年齡高得驚人,且後繼無人,甚至必須依靠「失聯外勞」(內政部移民署長楊家駿創造的新用語)來幫忙耕作與採收,以證明引進勞力的必要性,但還是要提醒政府必須先妥善作好勞力需求調查與引進計畫,因為身為農家子弟,深知農事不可能一年365天都有大量人力需求,還是會有休耕,或等待收割的期間,因此必須精準盤點勞力需求,避免引進過於浮濫。
其次,國內既然有5-6萬名失聯外勞,甚至有些失聯外勞實際上已在從事農業工作,或許政府可以考量如何引導這些失聯外勞合法從事農漁業,再加上因為婚姻進入臺灣的新住民,政府也可調查他們從事農漁業的意願,如此農漁業的勞力缺口應可大幅縮減。
此外,農漁業也必須擺脫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雖然臺灣無法像美國、澳洲等農地面積廣大的國家可以大量使用農業機械,但應該思考製造適合臺灣這種小面積農地使用的機械,以科技幫忙農漁業,勞力投入的需求也會減少。
最後,既然政府評估引進外籍生就讀農漁業相關科系,並讓他們在畢業後投入農漁業工作,為何不能思考用心重建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雖然國人普遍認為現在年輕人不願從事農漁業,寧願領低薪從事服務業,然而是所有年輕人都有這種想法嗎?還是只是沒有適當的輔導管道?而且,假如農漁業可以科技化,年輕人從事的意願可不可能更加提高呢?這些都有賴農委會好好思考,切勿輕率對待,或習慣性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