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7年3月27日 19:39 于志申

改革不是革命,需要更多耐心與對話

去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帶著臺灣民眾求新求變的期望上臺,民進黨政府也確實推動一些改革,但將近1年下來,民眾的反應卻是負面居多,這也反映在小英總統與林全內閣的民調數字上,不滿意的數字比滿意的數字還要高。

為什麼推動改革卻得不到民眾的支持?

關鍵在於改革的項目與民眾期待並非全然一致(如婚姻平權並非大多數民眾有改革共識)、改革的內容與方向與民眾期待有落差(如一例一休的執行應更有彈性,且應有更完整配套)、改革的方式太過粗糙(如軍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這次討論將聚焦於改革的方式。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改革並非革命,它是在既有基礎上修正現行制度(不管修正幅度有多大),以符實際需求,而不是打破現有秩序與規則,提出一套全新的制度。它的手段是溫和、漸進的,所以可能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以凝聚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激進、暴烈,務求在短期內達成目標,因此由勝利者(通常也是掌握槍桿子的一方)說了算,其餘的人要不選擇支持,要不保持緘默,沒有不同意見存在的餘地。

然而,在年金改革與司法改革上,我們看到執政黨與其支持者的手段似乎不像是改革,而是革命。

照理說,大多數民眾皆支持年金改革與司法改革。但年金改革從去年召開一連串會議下來,軍公教人員卻彷彿變成一群抗拒改革,應該被革命的對象。這是很奇怪的現象,因為在討論過程中,年輕公教人員相對較支持改革。因此執政黨在宣導、說明上應更有技巧,不能將軍公教人員負面描述成一群米蟲,因為只有革命才會將針對的目標群體醜化,這樣才能彰顯革命的正當性與必要性。

在司法改革上也是如此,目前還沒開會,就已經為了有多少比例的法官、檢察官收賄,或法官是不是只辦綠、不辦藍等議題吵成一團,試想我們還能期待司法改革可以成功嗎,還是要看成又是一次政治鬥爭的延續?

從歷史上來看,改革的難度絕對不會比革命來得低,因為革命雖然是做一件把腦袋繫在腰帶上的事,但改革卻需要更多巧手細細縫補,否則改革不成就是國力變得更衰弱,甚至導致亡國。戰國時代,商鞅雖然改革成功,造就富強的秦國,但因改革過於迅猛,最終以身相殉;北宋時,王安石變法,方向正確,但個性過於直拗、急切,不能聽取他人意見,最終因所用非人,變法失敗,也因變法形成新舊黨爭,導致北宋亡國。                                                                                          

因此,奉勸執政黨應記取歷史教訓,不要以為自己推動改革就是站在正義的一方,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並認為有不同意見的人就是阻礙改革的人,而不願虛心傾聽。如果想要改革成功,就要耐心與有不同意見的人對話、溝通,找出他們關切的重點,並思考是否可以採納,經過慎重研究,如無法採納,或採納會造成負面效果,就應該思考如何使對方放下疑慮,而不是一味強硬應對,或刻意貶低、醜化對方。

最後,也衷心期盼臺灣可以建構出一個有利改革的環境,是一個可以讓不同意見都可充分表達,並被誠心聆聽的環境;是一個大家有耐心進行反覆討論、溝通,形成共識後再推動改革的環境;是一個縱然需要在短期內推動改革,但仍設法讓所有人得到完整訊息,並可以理解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