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10月11日 22:46 于志申

臺灣社會要學會妥協的藝術

近年來,因為民主政治制度發生效率不彰、治理失靈等諸多弊端,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討論,究竟民主政治制度是否已走到盡頭?民主政治制度如何改善才能重新煥發光彩?在此同時,採取經濟開放、政治威權保守體制的中國卻因著良好的經濟表現,頗受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追捧,認為中國的體制比較適合他們,西方國家也有部分學者認同此觀點,一時之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蔚為國際顯學,也被中國政府官員時常掛在嘴邊,自我標榜。然而,民主政治的優點如以民為主、言論自由、人人平等、免於懼怕等,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目標,也是過往許多人犧牲、付出生命所爭取到的權利,豈是可因追求經濟發展而輕易放棄。

臺灣同樣地因著政府效率不彰,經濟發展遲緩,各項建設進度落後,也引發國內社會對民主政治的檢討聲浪,甚至有不少人懷念威權時代臺灣經濟飛速發展的美好時光。但是,該檢討的不是民主政治本身,而是如何落實民主政治,以及如何在促進國家發展的同時,兼顧社會公平與弱勢照顧。況且會發生政府決策緩慢、執行效率不彰,絕不是因為民主政治制度所致,因為非民主國家也有同樣的問題。因此單純將問題歸咎於制度,只是看到問題表面,真正問題關鍵在於大家對民主政治制度的真諦−妥協、包容與尊重,體會不深,甚至誤以為民主政治制度只是選舉比人頭。

近日為了一例一休、是否可以砍7天國定假日等議題,不只勞資雙方對立更加嚴重,蔡英文總統也為其決策被勞團視為背叛,甚至住處被包圍。與世界多數國家相比,臺灣確實存在工時過長的問題,因此勞工爭取縮減工時、增加休假應予支持,然而多數改革無法一步到位,而是經過一次次較小幅度的調整與修正,最終才達成理想目標。今日歐美國家勞工福利也是經過漫長歲月的爭取與談判,臺灣勞工朋友又怎能期待臺灣可以比較特別,以比其他國家更短的時間達到理想目標。因此勞工朋友真的要學習妥協,不是為了退讓,而是為以後的談判創造更大的空間。

當然,臺灣的老闆也必須改變心態,應更珍惜公司員工,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給予員工合理的福利。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思考應更具創造性,適時以政策工具為勞資雙方的談判創造更具彈性的環境,並力促雙方更具妥協、包容與尊重。我們當然知道多數在野黨成為執政黨後會趨於保守,也知道中國歷史上改革者通常沒甚麼好下場,如商鞅、吳起的身死,王安石的名裂,以及張居正死後被抄家,但民主政治制度就是為改革者提供一個免於上述悲慘命運的途徑,因為縱使改革無法令所有人滿意,但經過各方的妥協,還是勉強可以接受。

最後,衷心期盼臺灣社會各界能體會並落實民主政治的真諦,在相關議題上能保持彈性的立場,並以協商方式得出最終結果,避免一再發生因過於堅持自己立場,拒絕任何改變導致的對撞。因此,奉勸臺灣社會各界,如果因為自己的堅持,造成任何議題遲遲無法有所結論,之後再抱怨民主政治制度效率不彰,那時真的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