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4月25日 11:20 于志申

台灣不缺人,而是缺? 施政首要先釐清問題才有解答

離520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下任閣揆林全陸續公布未來部會首長人選,外界因政治立場不同,或稱扁朝人員回鍋,了無新意;或譏為二線人員上馬,新閣無亮點人選;或稱布局穩健,接手後可馬上進入狀況,不會有空窗期,但其實民主政治本是如此,隨著政權更迭,人員來來去去自屬正常。關鍵在於這些負有決策之責的政務官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能否先釐清問題本質為何,只有真正瞭解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提出對的解答。

最常看到國人談到臺灣的人口問題,就急著討論如何引進外來人口補充,卻未先瞭解臺灣的人口問題不在人口數量,而在於人口結構。因為全球人口超過千萬人以上的國家,臺灣人口密度為全球第2高,僅次於孟加拉,所以臺灣真的不缺人,缺的是下一代,所以應該是著手建立友善婚育的環境,讓國人樂於結婚、願意生養,才能扭轉年齡結構逐漸老化的趨勢,而不是毫無限制地引進外來人口。

其次,臺灣面臨的第2個人口問題是人才外流與勞動力缺乏的問題,也就是媒體報導的「高出低進」與「晚進早出」。會出現「高出低進」的問題在於臺灣薪資遲遲不漲,且因經濟發展低迷,少有企業帶給人發展前景,臺灣人才只好向外尋求發展機會。而臺灣經濟尚未轉型,多數企業仍在作代工,大多屬勞力密集產業,因此企業老闆一直喊缺工,引進的外勞數量已破60萬人。另「晚進早出」肇因於年輕人找不到適性發展目標,只好隨眾讀了大學,又念研究所,拖延許久才進職場,而臺灣的退休制度未妥善規劃,多數人早在50餘歲即退休,平均退休年齡早於世界多數國家。

此外,臺灣談產業轉型已十數年,但目前仍維持代工獲利模式,主要癥結點在於臺灣法令無法配合鬆綁,且主事者仍被過去成功經驗綑綁,以致無法打造有利創新產業發展的環境,若仍以為租稅優惠、劃地設園區等老招術可以應付,那臺灣就永難以翻身。

最後,期盼新政府不要再重蹈覆轍,問題未釐清之前,不要急著找答案,否則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臺灣這種「淺碟性」、「反射性」的問題探討模式,已經造成臺灣過往數年總是處於紛紛擾擾、對立對抗的狀態,未能真正觸及問題核心,更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臺灣,真的沒有再虛耗下去的本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