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12月16日 16:23 李晶英

【決戰思辨力】你也是那「一窩蜂」? 避免盲從只須多想這幾點

「一窩蜂」這個詞,想必你我都不陌生。台語說「西瓜偎大邊」,講話大聲的人就多了幾分說服力;哪裡興起熱潮,趕緊拿出你的熱情一起「湊熱鬧」;聽說大學必修「戀愛學分」,二話不說就決定要大好大壞地愛過一場,不然就是浪費青春,大大小小活動這麼多,哪一場你捨得錯過。

近日興起一股藉賣場退貨機制「秒買秒退」的風潮,結果多人響應,讓認真工作的酪農叫苦連天,卻對原要抗議的對象不痛不養;另外在社群網站Facebook上,也有「湊熱鬧」的跡象,某個學運期間,大家頭像一瞬間全黑了,過不久換成六色旗,沒兩下再換法國三色旗,許多人跟風的同時,卻不見得知道這麼做的意義在哪。

熱情又行動力十足的人更是如此,聽說哪兒有人「排隊」就要跟著「排」。大概你也聽過這些聲音:「颱風時被招牌打歪的郵筒好可愛」、「覺得泛舟哥很有風度、很帥」、「雷神巧克力最近很紅,誰可以幫我帶」、「黃色小鴨好藝術,我也要去拍」、「團團圓圓好療育」、「河馬阿河好可憐,希望大家要好好對待動物」…,台灣人舉世聞名的「一窩蜂」習性,生怕跟不上流行,但續航力卻糟得一蹋糊塗,標準三分種熱度,這...靠譜嗎?

自古以來人類就愛趕流行?

從幾個故事來看,自古至今是如何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跟風趕流行。

春秋時代,在曾子的家鄉費邑,有個和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參的人,有天殺了人。頃刻間,「曾參殺了人」的風聞便傳遍了家鄉。頭一個、第二個人將「曾參殺了人」的消息告訴曾母時,曾母聽了都說:「我的兒子是不會去殺人的。」仍不理會這消息,從容地邊織著布。當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現在外面議論紛紛,大家都說曾參確實殺了人,已經被官兵抓起來了。」曾母卻信以為真,想到這是株連親眷的大罪,躲藏翻牆逃走了。

19世紀,法國科學家尚‧亨利‧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曾做過一個松毛蟲實驗。他取數隻松毛蟲放在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又在花盆的不遠處,撒了些松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松毛蟲開始一隻跟一隻,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走就是七天七夜,最後,又餓又累的松毛蟲盡數死去。其實,只要其中任何一隻稍微改變路線就能吃到嘴邊的松葉。看著昆蟲行為,不難體會人類社會也有相似之處。

記得不久前的「招牌黃金比例翡翠檸檬」嗎?透過電視媒體迅速走紅,霎時間人潮絡繹不絕,在諸多店家跟風上市後,消費者新鮮感退去,又回到一片平靜,如雨後春筍迅速拓點後,又遇暴風雨摧殘迅速收店。來不及見好就收的加盟者,只好獨自承受虧損。

對年輕人更有影響的「一窩蜂現象」是這個──大學科系的選讀與職涯規劃。「哪裡是收入好的鐵飯碗呢?」這影響了父母的認知與學校科系的設立;認為當老師好,於是「一窩蜂」選擇就讀教育相關科系,時間過去,流浪教師不斷增加,師範體系學校紛紛轉型;大家說當科技新貴好,許多人「一窩蜂」選擇就讀電子、電機相關科系,但畢業後就業市場卻是另一回事;當醫生呢?現在醫美那麼流行,考讀整形外科應該不錯吧?誰又能保證這不會是下一個「退流行」的行業呢?

為何人都被牽著鼻子走?  心理學角度來看「一窩蜂現象」

從上述例子可見,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被引導、利益誘惑、施加壓力)時,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群體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所謂「追隨潮流」、「一窩蜂現象」。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傾向於跟隨大多數人的想法或態度,以證明自己並不孤立。研究發現,持定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寡,是影響從眾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人多」本身就是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人能在「(似乎)所有人都這麼說」的情況下,還堅持得住自己的「異」見。

你是否遇過這種情況:在會議中,若有位特別有份量的人士發表了意見,其他人就會開始附和其說法,再有其他意見也只能感到百般無力?多數人因群體或掌權者產生無形壓力,怕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或行為,帶來他人不悅(或破壞與掌權者的關係)而被孤立。即使多數人都認為這扼殺了個人意志、創意與判斷力,卻僅能選擇屈就其中;或有另外一派人不斷找尋伯樂,成了企業遊牧民族。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窩蜂現象」是保護自身、害怕孤立而做出的從眾行為;這是一種心理需求,因害怕自身立場被孤立,而以多數人的立場作為自己的選擇。這會使人做出符合團體的行為來取得認同,降低自己和群體間的差異,產生安全感。

一般來說,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依據自身或他人的經驗、他人的選擇來做,的確是風險較低、相對安全的,且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成長是很有幫助的。但若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理念、名人或媒體的宣傳,以致於「慣性盲從」,這就成為「可能會帶來龐大損失的」不健康的心態了。

避免盲從  你可以怎麼做?

國際著名投資家、金融家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在《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寫道:「假如你們真的想成功,千萬千萬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親自檢視每一件事,用你的眼睛驗證每一件事;當每個人的想法一致時,就表示根本沒有人在用大腦。」這段話點出了人們習慣「從眾」的盲點,進而為「群眾的說服力」做了最佳反證。

(1) 找出自己的「理想形象」。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呢?不是成為「某個別人」,而是找出「最好的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理想形象」作為標準來督促自己成長,抓住目標,才不會不間斷地「見風轉舵」。

(2) 做之前先想「大家都這麼做,我就要這麼做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確定自己不只為了符合他人期待而去做,並找出自己這麼做的理由

(3) 列出「這麼做對我會有什麼影響」,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都列舉出幾個,每件事都有它的優缺點,從好、壞兩面或更多面向分析後,再決定是否這麼做

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若只看著別人做什麼成功就跟著去,而失去自己的特質,最終只能活出無味又後悔的人生。對他人提供的意見、自己所遭遇的事,都要由自己思考後再判斷,不需全盤接收或反對,有意識的選擇自己下的每個重大決定,才不會讓自己活出「只熱三分鐘、不營養」的「泡麵人生」或跟「大家都」一樣的「罐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