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認識韓國的必讀專書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讀後心得
2024年7月8日 22:46 何語嘈
同處東亞,又都曾為日本殖民地,對於朝鮮半島(或韓半島)臺灣民眾並不陌生,三星、現代、韓流、北韓金氏家族、光州事件、韓戰、38度線等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但這代表我們熟悉這個半島嗎?其實,必須坦承我們只是一知半解,因為要深入探討許多事情背後的來龍去脈,往往腦袋只是一片空白或只有隻字片語,只能瞠目以對。2022年6月5日由左岸文化出版的《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中譯本正是帶領我們深入理解為何朝鮮半島長成現在的模樣的一本好書。
本書由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布魯斯.康明思(Bruce Cumings)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力,加上實際在韓國(即南韓)居住的生活經歷、與韓國人民及政府的互動經驗(含護送當時反對黨領袖金大中返國)所撰寫。全書敘事生動精采,作者文筆流暢、遣詞用字並不艱澀,對任何人來講閱讀並不困難,只是內容十分豐富,是非常有厚度的書,要啃很久才啃完。
內容概述
如前面所述,本書內容非常豐富,即使只是簡介,也會占極大的篇幅,何況全書看來都是精華,本人自承沒有能力將其再濃縮,讓人一目瞭然,一下子就掌握全書脈絡,因此只能以概述的方式,將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呈現,讓大家先有一點概念,但最終還是希望大家親自閱讀,感受本書作者深厚的治史功力。
本書一開始作者不能免俗地先介紹朝鮮民族的起源, 並以一個章節簡短地介紹韓國的歷史、社會、家庭與教育,讓讀者有理解朝鮮半島的基礎知識,如高句麗、百濟與新羅三國鼎立造成現今韓國不同道(類似中國的省)之間彼此競爭與不友善;王建的高麗王朝文官與武官建構成的統治階層,形成了「兩班」的貴族階級,深刻影響朝鮮半島歷史發展;李成桂的朝鮮王朝(最後一個統治王朝)則形塑出朝鮮半島獨尊儒家思想,強調長幼有序、重男輕女的文化面貌,並成為保守、不太樂意與外國交流的「隱士之國」。
然而,隨著西方列強在全球展開殖民競爭、擴大勢力範圍,並且追逐國家利益最大化之時,東亞國家再也無法保持「關起門來過日子」的狀態,中國、日本、朝鮮先後被迫打開門戶,被動加入國際社會。其時,朝鮮王朝內部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外在列強虎視眈眈,亟於搶奪半島上資源,而宗主國中國處於滿清末年,自顧不暇,就更無法騰出手來幫助朝鮮,只能希冀西方列強在彼此對抗的均勢中,保住朝鮮的獨立與完整。
不過在日本強勢崛起,並加入帝國競逐之列,中國的盤算就成了泡影,朝鮮終究還是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如同其他殖民地人民一樣,有人選擇與殖民者-日本合作,確保自己利益;當然也有人選擇抵抗,寧願坐牢甚至付出生命,也不願妥協。這些不同的選擇,影響了日後朝鮮半島獨立後的政治格局。
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獨立,但因為半島上各種勢力分立,加上美國、蘇聯及中國的涉入,注定了南北分裂的命運,韓戰後這局勢被確立了,南方為大韓民國,北方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直到今日雙方關係時緊時鬆,不僅牽動國際局勢的變化,更被視為世界四大火藥庫(包括俄烏、以阿、臺海及朝鮮半島)之一。
韓戰後,北韓獲得前蘇聯及中共的支持,加上日本殖民時期留下的重工業基礎,經濟發展超越南韓,但隨著前蘇聯的衰落與崩解、中共支持力道的縮小,北韓經濟受到重創,更因發展核武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經濟制裁,國內一度發生嚴重飢荒,但並未動搖金氏政權的統治基礎。至於南韓在美國高度涉入國內事務下,積極進行國家建設及經濟開發,尤其在強人朴正熙時代,以財閥為核心建構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締造了所謂的「漢江奇蹟」;同時因著不受壓制、生生不息的群眾運動,持續推展政治民主化,終於達成現在的民主化成就。
基於對韓國的熱愛,作者最終還是希望朝鮮半島能夠完成統一,並且美國勢力能夠退出(蘇聯瓦解後,俄羅斯並無法干涉北韓國內事務;中國則因北韓金氏政權長期防範,亦無左右北韓政策決定的能力)讓朝鮮半島人民自行決定國家走向。另外因為自身左派的立場,作者並未批判北韓,反而認為北韓非資本主義,近似社會主義的國家發展方向或許更適合曾有「隱士之國」稱號的朝鮮半島。
心得感想
坦白說,對韓國的情緒是很複雜的,交雜著喜歡、不滿、競爭、羨慕,「喜歡」是因為大學時有幾位韓籍學長、同學,他們個性直爽,滿好相處往來的,另外韓國的食物頗能迎合本人的口味。「不滿」是當年為與中國建交,韓國幾乎是全盤配合中國要求,與我國斷交手段粗糙,如將我國大使館等相關財產直接移交給中國;另外三星為了打敗我國面板業,在美國調查有無聯合壟斷價格時,出賣我國業者,導致我國面板業者被處巨額罰款,部分業者高級經理人甚至遠赴美國坐牢,面板產業幾乎成為面板慘業。「競爭」是昔年同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步調相似,部分產業(如記憶體、面板、晶圓代工)處於高度競爭狀態,此外在運動領域,兩國棒球比賽也常呈現高張力情境(早年籃球也是,但現今我國籃球已完全無力競爭了)。「羨慕」是韓國娛樂產業蓬勃發展,韓流衝向全世界,韓劇、偶像團體廣受喜愛,韓國政府乘勢以文化行銷韓國,足為我國典範。
但是除了個人的情緒外,對同樣處於東亞的南、北韓真的需要多花一點心思去了解,不管是把他們視為競爭對手,或是戰略夥伴,一知半解式的印象都不利臺灣立足東亞、面向國際,尤其在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此時,南北韓關係其實也會牽動臺海兩岸的互動,就如當年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臺海,決定了中國與臺灣分立迄今的事實。
其實本書也可視為作者對韓國「愛的告白」,全書內容蘊含作者對這個國家的深刻情感,不只是因為其配偶是韓國人,更因為作者在韓國生活多年,韓國朝向民主化的歷程作者都剛好在歷史現場,包括在朴正熙時代躲避過催淚彈,全斗煥時代著作被查禁,以及擔任美國代表團成員陪伴金大中返韓,所以本書的書寫也算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回顧。
作者經由大量閱讀韓國、日本史學家所撰寫的作品,以及大量一手資料、公文書,將朝鮮半島的過去與現在非常清楚地描述,如韓國不同地域間的競爭與敵意在高句麗、新羅與百濟三國並立時已經種下;深刻影響韓國社會階級地位的意識則源自王建高麗王朝形成的兩班貴族,雖然日本殖民、韓戰對貴族階級嚴重破壞,貴族階級已不復存在,但現今卻又有財閥取代貴族聳立於韓國,不時可見財閥家族的新聞,當然也包括他們的醜聞,彰顯著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李成桂建立的朝鮮王朝,非常注重儒學,型塑成韓國長幼有序、男尊女卑的社會面貌,在言語、行為方面都造成人際交往的束縛,也對韓國人產生一定的社交壓力。經由閱讀本書,可以對現今韓國社會的景象有更細緻地瞭解,也就是可以「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作者是位左派學者,因此非常反感美國以圍堵共產主義之名支持國家暴力,因此書中也大篇幅描寫韓國剛獨立時發生的濟州四三事件,以及隨後發生的民間反抗政府的革命運動,從中可對照臺灣的二二八事件,都是政府為了維持統治穩定而使用武力殺害平民,但美國卻未譴責政府當局,且支持當時的政權繼續執政。此後,朴正熙政變後為了維持內部穩定成立了中央情報部,該部後來成為打壓民主運動的機器,為了壓制異議人士甚至動用了包括將人從國外綁架回韓國審判的手段,讓人不禁想到臺灣戒嚴時代的警總,而這一切美國也同樣默不吭聲。其後,全斗煥政變及光州事件發生,美國同樣基於圍堵共產集團的原因支持獨裁政權,這一切與臺灣的情形何其相似,因此作者批判美國是可以理解的。
經由作者爬梳相關史料,讓更多人瞭解韓國在走上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之前,韓國人民在獨裁政權下是經歷了多大的痛苦,包括此前少有人知的濟州四三事件,這一點真的令人敬佩,因為如非深愛這個國家,一個外國人應該不會付出這麼大的心力去挖掘歷史真相,從而讓當年被冠上叛亂分子名義而被屠殺的人得到平反,呈現一個歷史學者的良知是可以照亮歷史黑暗的角落。此外,藉由作者的書寫,我們也可以看見韓國人民的堅韌與對民主的追求,縱使前後經歷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等獨裁者,但韓國人民並沒有低頭或放棄,仍然前仆後繼地朝向民主之路前行,值得世人的讚賞,也可供其他國家還在抵抗獨裁專制政權的人民效法。
不過作者主張如非美國過度干預朝鮮半島事務,就不會分裂成南北韓,韓國人應該可以自行決定國家走向,並且走上一條適合該國人民的道路,這一點作者或許過於樂觀,畢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共產主義浪潮衝擊世界各地,當時如非美國介入,半島上應該只會存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依照北韓金氏政權的治理能力,縱使沒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其實施禁運,韓國人民的經濟生活應該不會太樂觀,縱使生活沒有現在的高壓力,不會出現所謂的「地獄朝鮮」,但韓國人民願意選擇這樣的發展模式嗎,從常有「脫北者」而罕見投奔北韓者,答案其實不言而喻。
此外,作者敘述韓國經濟崛起時特別讚賞韓國人民的勤奮與智慧,強調因為他們的這些特質才創造「漢江奇蹟」,當看到這部分內容時覺得這些描述也適用在臺灣人民身上,因此當機運臨到時,臺灣與韓國都能高高躍起成為亞洲四小龍,時至今日也都成為經濟大國,在全球經濟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某些產業成為領先者。不過兩國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韓國以財閥為核心帶動經濟發展,臺灣則較為側重中小企業-也產生不同的影響,如韓國較易調漲薪資,臺灣則否;遇到經濟大災難時,韓國產業如受到衝擊,負面影響較大,但復甦也會比較快,臺灣則相反;如有重點發展產業,韓國較能快速籌集資金,臺灣難度較高;面對產業情勢變動,韓國反應速度較慢,臺灣較能快速回應,因此孰優孰劣其實難以評斷,只能說各自找尋適合自己的路發展吧。
最後想說,歷史真的滿奇妙的,韓國與臺灣的許多歷程與命運其實滿類似的,最終也都走上民主的道路,雖然還有許多不完美,一個叫「地獄朝鮮」,一個稱「鬼島臺灣」,但改錯的機制還存在就可持續修正,一點一點地變好。祝願兩國人民都能擁抱幸福、希望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