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7月25日 16:46 董曉光

台灣宅男文化 是否社會安全網的破洞?

台灣,島民自豪的福爾摩沙,因接連的社會安全問題,讓全國民眾的心惶惶不安。從鄭捷(去年的北捷隨機殺人案)、龔重安(今年的國小女童割喉案)、到郭彥君(今年的北捷隨機傷人案),看似毫無關係的三個人,卻是相同典型的反社會人格,從小即孤癖、特異獨行,甚至有虐殺小動物的行為發生。反思塑造他們行為模式這一切,從家庭、學校、到社會皆脫離不了關係,「宅男」文化只是一個社群現象的表徵,不應為他們單一個人的犯行背書,甚或受到集體的牽連。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針對北捷事件表示,「宅男」是社會安全網的破洞,因而引起喧然大波,讓全國民眾、網民鄉民們無不義憤填膺、開始唇槍舌戰,認為宅男受到了污名化。儘管柯P事後宣稱他指的是社會疏離分子、孤立的宅男,但已是爭議紛紛。

到底宅男文化是否容易造成反社會人格的特性?從社會學者的統計及教育專家之研究發現,人類的性格分作IQ(智慧商數)及EQ(情感商數),IQ大致在孩童的小三時(約10歲時)大腦細胞的發展即已定型,但是EQ卻是終其一生要訓練且面臨的課題。一個人未來的成就,IQ只佔了20%左右,其餘端看EQ發展的良莠。  

所以,不管宅不宅,就像柯P的亞斯伯格症候群也算宅男的一部份,我們該重視的是,現今孩童至成年人的過程,他所受的一連串家庭教育、環境教育所帶來人格、品德的成長,家長(居家)、老師(學校)、以及社會(社群網路)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宅在家,不害人、不誤己,並非惡事,倒是要多走出戶外,親身接觸人群、學習待人處世的技巧,方能成就更高的EQ。

柯P有一句話切中問題的核心:「『愛』的相反詞不是『恨』,而是『冷漠』!」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達,3C產品使用之頻繁,人與人之間不像昔日那般親切而直接。透過冰冷的螢幕介面來接觸社會、與人互動,是造成人際關係疏離的主因。更有甚者,犯罪者蠢蠢欲動,蟄伏於網路之一隅,藉由各式各樣包裝過後的糖衣,給於初出茅廬、不經世事的年輕人,致命的誘惑。這才是真正社會安全網的缺口,惡魔伺機而生的溫床。

社會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免引發多方討論,但就宅男文化而言,我們更該關心的是現今孩童與青少年的身教、環教、及言教是否健全。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IQ與EQ並重、五育均衡地發展,如同圈養羊群般予以放牧,在安全合理有防護的範圍給於適才適性的教導,使其天賦得以自然發揮、不被埋沒;也要在其情緒難以抒發時加以開導、給於正向之能量和積極的鼓勵,必可防微杜漸,不致養成極端的反社會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