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3月29日 23:02 Aliav

清明祭祖?還是敬祖?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美德,每到清明時候,全家人一起祭祖,點一炷清香,擺上各色食物,看著香煙裊裊升起,心中向祖先祈求保佑全家老小順利平安,最後灑酒三巡,焚紙錢做為祖先隨身之用,祖先酒足飯飽帶著子孫們的孝心而去。

中國人無論到哪裡,總是會保存清明祭祖這個習俗。然而清明祭祖這觀念,隨著時代的演進,也融合了許多含意。

 

清明節的起源是紀念忠臣對君王的勉勵

清明節的由來久遠,相傳是春秋戰國時代晉文公為使介子推(一作介之推)出山為官而放火燒山,介子推與其母親抱在一棵柳樹下被活活燒死,在臨死之前留下一首詩,勉勵晉文公勤政清明。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為感念介子推的忠心,將此日訂為「寒食節」,全國上下在這一日禁止生火,並吃冷飯以示追念。

次年,晉文公再次拜訪介子推之墓,看見當時被火焚毀的柳樹已經重新長出翠綠的嫩條,將此樹命名為「清明柳」,將這日定為「清明節」。這時候的清明節仍附屬於「寒食節」,後因這兩個節日很接近,慢慢地兩個節日融合,而清明節也取代了寒食節。

儒家思想將清明與祭祖連結在一起

隨著儒家的「孝經」問世,才開始有了祭祖。孝經明白地告訴了生者對於死者應盡的責任如何。「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依,禮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時愛敬,生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誼備矣,孝子之事終矣。」(「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儒家雖勸人要春秋祭祖,是孝道的表現,但並未說明祖先的靈是從何而來,如何能享用人間的祭祀。

隋唐以後,清明節融合儒釋道與民間信仰

到了隋唐時代,佛教傳入「六道輪迴」、「盂蘭盆會」與「目蓮救母」的觀念,進一步將「祭祖」與「拯救往生親人於苦難」連接在一起,因此,除了祭祖之外,也請僧侶誦經將往生親人超脫苦難陰間。到了宋代,「清明祭祖」這樣的觀念盛行於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換句話說,在唐代以前,中國人對清明祭祖的觀念只有「敬祖」與「追思」,並沒有後來的「超渡」等事。

若為往生的親人舉辦儀式就可以救拔親人脫離苦難的地獄,有哪位孝子會不為呢?但如果這儀式真的有效,那唐代以前的祖先怎麼辦呢?但如果這儀式真的有效,為何每年都要舉行呢?

現今祭祖除了盡孝以外,亦包含消災祈福的觀念

再者,中國人對往生的祖先有一種又懼又愛的情緒,一方面向祖先祈求保佑,但又害怕如果沒有這樣做,祖先的靈恐會作祟等等,因此法事一結束後,便立刻將祖先「請」回去。然而,現在民智漸開,自己所親愛的親人即便往生了,那份愛與不捨仍在,豈有向自己子孫作祟之理?

原本佛教並無教人為往生者燒香或焚燒紙錢,亦無祈福消災之教導,因此,流傳至今的「清明祭祖」已經揉合了儒釋道與民間習俗等觀念,已非當初聖賢設立「清明節」的原始涵義。

清明敬祖與記祖

每個宗教自有其解釋生老病死的一套道理,只要是勸人為善,有助於社會祥和,筆者皆尊重。「清明祭祖」是國人盡孝道、慎終追遠的表現,然而時代演進之後,越來越多的儀式取代了原本「紀念」的原始本意,部分的子孫以為只要遵行儀式似乎就是盡了孝道。甚者,若子孫不按其儀文執禮,反被冠於不孝的罪名。然我們不禁深思,若儀式完善就代表盡孝,為何當初孔子與釋迦牟尼並未如此要求呢?如果儀式就代表盡孝,那要以哪個朝代的儀式才算是正統呢? 

而政府也不斷提倡節約與環保,當儀式越來越簡化時,反而將清明節的意義回歸於起初,透過追念祖先的德行,用良心的心香來取代手上拿的香,以及用我們的德行回饋社會,將先人的恩惠施予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群體,以此來代替焚燒紙錢,讓清明節成為一個發揚德行,廣施恩澤的節日,或許也是對祖先而言,所獻上的敬意是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