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24年5月17日 22:01 何語嘈

生命課題練習(二):身分認同的選擇自由與責任

去(2023)年11月去了馬祖一趟,2天1夜的行程中參觀了一些重要景點,體驗馬祖緩慢但悠閒的生活步調,讓長時間處於壓力與快速環境中的自己得到放鬆的時光,更難能可貴地是有機會與當地長輩閒聊,分享生活甘苦並獲得他們生活處事的智慧。在對話過程中,有長輩提到中國,稱之為「祖國」,乍聽有些錯亂,一度以為是對方口誤或自己聽力出問題,再經確認無誤後,頓時覺得雙方彷彿有了距離。不過聽了他的故事就釋然了,並且理解他的認同。

這位長輩感性地訴說,其父親當年居住於福建,但慣常於馬祖耕種及捕魚,因此時常往返於福建與馬祖之間,然而國共爆發內戰,兩岸分治,其父親剛好人在馬祖,就此與在福建的家人天人永隔,不過對故鄉的情感卻傳承到這位長者身上,雖然開放探親後,其替父親回故鄉找尋家人未果(據說遭鬥爭後不知去向),可是他覺得與故鄉的情感聯繫並未稍減。

這位長輩的故事其實是千千萬萬1949年前後遷移到臺灣的大陸人民及其後代的縮影,中國大陸對他們多數的人而言是永遠的鄉愁,這份情感或許是遷臺好幾代的大多數臺灣人較難共情的,除非本身也成為移民他國的異鄉客。不過能否共情是一回事,身份認同的議題卻已纏繞臺灣十數年,縱使近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僅剩個位數,認同自己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的比率也大幅少於僅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率(請參閱中央社2024年2月23日報導,政大調查:民眾自認中國人比率創新低 自認台灣人近4年都逾6成),然而比率偏低不代表認同議題就不存在且可忽略不管,如果不好好面對,將隨時引發紛爭與衝突,成為阻礙臺灣發展與前進的絆腳石。

認同並非恆久不變

關於身分認同,我們必須了解其實它不是恆久不變的,雖然血統與出生背景常扮演決定認同歸屬的重要因素,但認同隨時可能因文化、教育、政治、信仰等因素的影響而轉變,所以我們必須體認身分認同的變動才是正常的現象,我個人的身份認同就是變動的。雖然我未接受過政大的調查,但如果接受調查,會是選擇只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選項。不過,本人並非自始都是只認同自己是臺灣人,更早是認同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相信許多人的情形應與本人類似,因此想藉由反思自己轉變的心路歷程,來剖析身分認同的議題。

出生及成長背景影響最初的身分認同

本人出生於戒嚴時期,從小接受黨國教育,所有課本都是國立編譯館編印的,國文課本必有蔣公的著作,歷史主要講中國5千年歷史,地理也大篇幅地介紹中國地理,臺灣僅占一小部分篇幅。此外,國小會舉辦愛國歌曲比賽,國中會舉辦班際軍歌比賽,當時電視台只有老三台,常會播放一些愛國影片,如梅花、筧橋英烈傳、英烈千秋,因此滿腦子的愛國思想,總想著消滅萬惡共匪,收回被俄國侵占的大筆土地,並恢復漢、唐時期偉大的榮光,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臺灣省人。

就讀高中時適逢蔣經國先生去世,國內政治、社會環境慢慢走出過往壓抑的氛圍,各種社會運動紛紛湧現,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活力,與此同時,以前各種不可言說的秘史與禁忌話題也被公開討論,如蔣經國先生與章若亞女士的戀情、蔣公曾加入青幫並與「上海皇帝」杜月笙結拜、228事變與白色恐怖,國民黨建構的神話逐漸在自己心中崩解;其後大陸發生訴求政治體制改革的89天安門民運,臺灣隨後也有訴求終結「萬年國會」的野百合學運,民主、自由就此在心中萌芽,直到現在已如同空氣一般成為生活中必要的存在。

雖然隨著臺灣的民主化,思想得到解放,同時也見證臺灣本土文化的興起,但並沒有就此認為自己僅是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畢竟在黨國教育下成長,祖先墳塋及牌位又時時提醒自己來自中國,且使用的語言、文字與一年中重要的節期也沿襲自中國,所以不會認為臺灣人與中國人是兩個不同群體。甚至認為臺灣應積極介入中國的相關事務,尤其在中國的政治民主化與自由化上,臺灣應該責無旁貸一肩扛起協助中國政治轉型的重責大任。

為何不再認同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不過經歷一些事件後,逐漸認清縱使有上述相同血緣、文化淵源,但臺灣人與中國人已經無法再視為同一群體,首先,1989年921大地震,中國紅十字會表示,世界各國紅十字會對臺灣的援助,必須事先經過他們的同意,及中國外交官員在國際上代替我國政府感謝各國對臺灣的援助,展現中國政府心心念念的是對臺灣主權的聲張,至於臺灣人的實際利益並非他們所在意。其次,2003年SARS期間中國官員在世界衛生大會對臺灣媒體詢問「你們聽到臺灣2,300萬人民的需要嗎?」時回答「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顯然在他們心中臺灣人的需求其實不重要,因此無須理會臺灣人的生死。再者,2016年臺灣女孩周子瑜因在韓國節目舉臺灣國旗被迫道歉,又彰顯中華民國的存在被中國完全否認,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國人也會被視為是臺獨。

影響身分認同的無形因素:歸屬感、榮譽感

依上所述,影響身分認同的因素除了有形存在的血統、語言、文化等,尚有其他無形的存在,如歸屬感。在上述3個事件中,中國政府的表現其實都難讓人擁有歸屬感,反而會產生不被重視或被否定的疏離感,當人沒有了歸屬感,就不太可能認同自己屬於那一特定群體,且會去尋找或自建會讓自己擁有歸屬感的群體。

此外,榮譽感也會影響身分認同,亦即這個群體會不會讓你感到驕傲,對它所做的事覺得與有榮焉。近年中國在某些領域的表現確實亮眼,如發射了載人太空船、建置太空站、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等,但這些成就有多少臺灣人會覺得與有榮焉,認為自己就是中國的一份子?還是會慶幸自己持有可免簽入境140餘個國家的護照、疫情期間免受管制可自由行動、民主程度名列亞洲甚至是世界前茅、擁有晶圓代工世界第一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相信多數臺灣人會選擇後者;尤其當中國人在國外旅遊的表現屢遭外國人惡評時,應該沒有多少臺灣人此時會願意公開表示自己是中國人吧!

最後,與身分認同相關的是你願不願意捍衛你認同的群體,甚至為其付出自己的生命。如你的群體遭受攻擊,你願意起而保衛不顧生死;你的群體被誤解或嘲笑,你積極說明與辯解,並努力幫你的群體塑造正面形象;你的群體被無視或孤立,你全力為其發聲,促成與其他群體的交流與互動,當你願意為自己認同的群體做這些努力時,應該就很明確地展現你的身分認同。

結語

人的身分認同不應該被限制,也不應該被視為有罪,我們應該彼此尊重彼此的身分認同,因為當我們認定自己是屬於哪個群體或是什麼人之前,應該要先確認一個事實:我們都是人,不會因身分認同的不同就有貴賤之分,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自己身分認同的自由。然而,有身分認同選擇的自由就相對有身分認同應負的責任,即促使你認同的群體能依據文明社會規則行動,並盡力保障群體內每個個體的基本權益。

因此,在臺灣不管是認同自己是「臺灣人」、「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或「中國人」都應尊重彼此的選擇,無須相互攻訐或貼標籤,但作出選擇後就有責任促使你認同的「臺灣人」群體或「中國人」群體行事像個文明人,不應任意霸凌、欺壓其他人,也不該在群體犯錯時為其硬拗、擦脂抹粉,徒惹人厭,如此的身分認同才是正向,不致走向極端的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