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1日 20:50 何語嘈
從私校生學雜費補助談高教政策未來走向
副總統賴清德6月20日宣布,明(2024)年起補助私立大學學生2.5萬元學雜費,以縮減公、私立大學的學費落差。隨即教育部6月29日在行政院院會報告「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 3.5 萬元,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搭配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1.5萬至2萬元、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以及精進就學貸款申貸及還款措施等三項配套措施,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也讓學生更適性選擇校系。(詳細內容可參閱教育部6月29日新聞稿「落實教育平權,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
這項政策一提出就引發社會各界熱烈討論,贊成、反對意見都有,贊成者表示有助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尤其私校生許多家庭都屬經濟較為弱勢者;反對者則認為是民進黨政府政策買票、延遲辦校績效不彰的私校退場、經費應使用於提升私校教學品質等。
確實,如只討論減免私校生學雜費而不考量整個私校辦學情形,甚至是整個高教政策,將會發生「見樹不見林」的缺失。因此,將試著從我國高教發展歷程來討論私校生學雜費補助政策的利弊。
廣設大學是一個好心辦壞事的實例
1994年4月10日,學者和民間團體走上街頭,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等訴求,因當時全臺灣只有23間大學、35所學院,考大學確實是擠窄門。如今大專校院共計149所,其中大學126所、學院11所、專科12所,面臨「過剩」窘況。(詳2022年7月30日,許敏溶,28年前教改主張「廣設大學」 前教長嘆:不該讓專科亂升格,ETtoday生活新聞)
當年筆者大學即將畢業,對於聯考的試煉心有餘悸,因此對這項訴求也是非常支持,畢竟受教權是一項重要的權利,不應以如此殘酷的方式來決定誰可上大學,誰不可上大學,而應該是個人依自己需求、意願與能力評估是否要上大學,或者選擇技職教育道路。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臺灣出生人數在1998年開始大幅減少,前一年出生人數尚有32萬餘人,當年僅有27萬餘人,此外2001年起出生人數如溜滑梯一般直線下降,不再回升,可是執政者(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沒有去留意此一人口趨勢,仔細評估臺灣需要增設多少大學,而是被選票帶著走,在「一縣(市)至少一大學」的目標下,廣開大門,讓許多專科學校先升格為學院,再升格成科技大學,其中以私立專科學校為大多數。
因為沒有詳實的政策評估,廣設大學的政策種下了如今部分私立大學招不到學生被迫退場關門、經費不足辦學品質低落,以及技職教育體系崩壞等種種亂象。
廣設大學的後遺症
當年政府既要廣設大學,又不想大幅增加高教預算,最便捷的辦法就是讓專科學校升格,當時臺灣專科學校大都是私立。因為如果由政府增設公立大學,光一間國立大學的人事費、設備費及相關營運費用就非常可觀,何況所需數量不只一間,假如由私立專科學校升格,政府僅需補助部分經費,或者提供校地,當然可以節省非常多預算,不管由哪一個黨執政,相信都會選擇這個途徑。
而這一選擇產生了下列的後遺症,首先就是技職教育體系的崩壞。原本臺灣教育體系分成高中-大學及高職-專科學校等雙軌途徑,讓年輕學子可以在學術研究或技術鑽研等不同面向找到適性發展的路徑,但當專科學校改制成科技大學,以術科為主的課程設計變成學科部分的學分數提升,不只減少想從事技術鑽研學子繼續精進的選擇機會,也讓高職學生轉向準備大學學測,進而影響高職課程規劃(術科課程配比降低),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因此逐漸崩壞,難復之前的堅實。
其次是大學教學品質不佳。因為增設的大學大多是由專科學校升格,為了滿足升格大學的條件,增加了許多科系,因此一時之間師資需求大增,除了要求原任教師在一定時間內拿到博士學位以符合規定,也大舉對外招聘教師,師資水準無法馬上提升,再加上高教預算並未大幅擴編,辦學經費自然僧多粥少,私立大學無法如公立大學獲得較多關愛,政府補助就更加稀少,此外,為減輕大學生經濟負擔,教育部一直採學費凍漲政策,私立大學更難有足夠經費提高教學品質。
在學生人數尚未大幅減少時,廣設大學問題就被掩蓋,但少子化情形將蓋子掀開,部分私立大學招不到學生,最終只能宣布退場,部分私立大學辦學績效不彰等相關問題也引發關注,種種高教沉痾到了必須盡快處理的臨界點,如果再拖延不只會造成高教品質持續向下沉淪,更將削弱臺灣未來的競爭力。
解決高教亂象的處方
為了因應私校招不到學生或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現象,立法院在2022年三讀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以維護學生受教及教職員工權益,但這只是解決高教亂象的其中一道處方,還有許多事是政府也要積極處理。
首先,重建技職教育體系。早年技職教育的成功對臺灣經濟起飛的貢獻絕對要記上一筆,因為扎實的訓練,技職教育提供臺灣工業、科技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與中間幹部,臺灣不少企業老闆或管理階層都是從工專或商專畢業。現在臺灣發生大學生學用落差、高不成低不就,以及工廠找不到足夠的技術人員等問題,其實都可透過重建技職教育體系得到初步解決。
其次,拉平或拉近對公、私立大學學生的補助。教育應該是少數能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方法之一,因此政府對人民的受教權應該極力保障,避免因貧富差距造成人民受教機會的不公平,然而因為城鄉差距、家庭經濟狀況的差異,臺灣一些頂尖大學的學生大部分是來自六都或經濟狀況良好的家庭,而頂大又都是國立大學,也得到政府最多的補助,教育也就失去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作用。因此政府應該大幅增加高教預算並公平地給予公、私立大學學生補助,減輕私立大學學生的經濟負擔,更能投注心力在學業的鑽研上。
同時開放私立大學自主決定學雜費收取金額,因為聘請一流的師資及提供完善的設備都需要錢,教育部不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而私校生也要認知到如果要獲取更好的教育服務,當然就要付出相對的成本,私人辦學雖然不能是營利事業,但也不會是慈善事業,假若沒有這樣的認知,就不能在小吃攤吃飯卻要求端出滿漢大餐。
最終極目標,其實應該是讓私立大學自行決定要不要參加聯招,因為在現行聯招制度下,青年學子還是習慣按分數選擇志願,往往是先選國立大學,再選私立大學,假如讓私立大學自行決定招生方法,將更有機會招攬優秀學子,也打破國立大學學生以學測或指考成績歧視私立大學學生的不良風氣。
此外,也應該禁止國立大學增設系所或擴大招生,因為形同攔截私立大學招生來源,假如政府政策是所有大學皆為國立,私立大學全數退場,那我無話可說,但政府既無此規劃,又讓國立大學學生人數持續膨脹,等同是將私立大學逼入絕境。而私人辦學絕對是有利學術獨立、自由及多元化,因此應該為他們保留發展的空間。
結語
有人擔心補助私校生學雜費將延後辦學績效不佳之私校退場時間,以後反而要發更多成本去處理,這點倒是多慮了,因為沒有意願升學的人不會為了補助學雜費就讓他有興趣去上大學,加上少子化是既存事實,大學入學生只會逐年減少,績效不佳之私校退場仍將持續進行。
藉由這次私校生學雜費補助政策討論,可以讓國人多花一點時間思考我國高教政策的走向是一件好事,因為高教的成敗事關我國未來競爭力,必須嚴肅看待,而不是政客互噴口水後就不了了之。因此社會各讓界應該持續拋出高教相關議題,進行有意義的討論,並督促政府積極面對。
同時也希望政府在補助私校生學雜費後,能持續推出亮眼的教育政策,讓臺灣教育環境能持續進步,造福千千萬萬個臺灣學子,也能吸引外國學生來臺就讀,至於大學排名不用太過在意,因為學生畢業後的表現才是決定大學辦學績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