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21年9月29日 14:02 鄭群騰

和長輩教養觀念分歧怎麼辦?黃老斯:溝通是解決問題,不是發洩情緒

有一種餓,叫做阿嬤覺得你餓。翻開兒時記憶,阿嬤總是會偷偷塞錢給我去買飲料喝,冬瓜茶、汽水…,常常剛吃完飯,轉頭就問我說想不想吃冰、想不想再吃點什麼。長大後回想起來是很珍貴的回憶,但如果換到我爸媽的立場,再回到那個時候的話,或許就不是這麼溫馨的情況了。

Podcast[30+富能量]第3集裡,出過數本親子教養書籍的職能治療師黃老斯談到,當父母親和長輩之間對於教養方式發生衝突,才知道祖父母寵愛孩子到和父母意見分歧,這樣的故事天天出現在黃老斯的診間,「其實不外乎就是食衣住行這種生活中的小事」,黃老斯這麼說。

現代人工作忙,白天不得不請長輩幫忙帶孩子,而通常祖父母怕孩子餓就給他多東西吃;怕他吃不完就餵他吃飯(爸媽已經教了自己吃飯);也有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就開電視、給手機的情況。在他們心中,祖父母有求必應,而父母則規矩很多,久了孩子會知道誰是好說話的,這就會造成教養上的困擾。當雙方的規矩無法統一,最不好的情況,就會是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誰的話都不聽,最後這孩子就會變成想發脾氣就發脾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意見分歧是很平常的,但真正的衝突其實是發生在分歧後的溝通。當父母發現長輩沒有按照自己的交代對待孩子,往往情緒一來口中就說出難聽的話,當長輩也是堅持立場、毫不退讓,最後產生更大的爭執。

黃老斯說:「所謂溝通的目的不是要證明你是對的,而是要達成一個雙方可接受的共識,解決問題」。首先相信長輩都是愛孩子的,沒有人會希望造成孩子負面影響,差別只是在於不知道怎麼做是合適的。

回想起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爭執,其實也都是起源於「沒去聽見對方的本意」,只看見不滿的地方就想辦法讓對方屈服,如果自己當孩子的時候都是這樣,那麼等自己當了父母依舊和長輩硬碰硬、僵持不下,也就不那麼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