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8年7月30日 23:11 鍾天選

真假難辨? 「假新聞時代」的媒體生態變遷

拜科技發達所賜,眾多假新聞比起過去更加猖獗,不僅年輕世代逐漸失去對新聞的信任,就連新聞工作者也面臨巨大挑戰,整個新聞生態圈衝擊震盪。要如何透過過去「調查新聞」的技巧,轉化成為「假新聞驗證」的方式?抑或是傳統調查技巧要如何轉型應用在科技變化的新傳播生態?

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8調查報導工作坊」,7月21日在台大新聞研究所舉辦。邀請資深媒體人一同與會分享。

TVBS新聞部副總監 楊樺觀察,現在是新聞環境傾向「情緒傳播」,國外主播播報方式大多非常情緒化,如果沒有情緒表達就無法吸引觀眾注目。在這新聞傳播速度及方式快速變化的時代,每秒都有可能發生變數。短文字夾帶圖片的新聞一時當道,影響力巨大,卻也陷入「新聞風險社會」,新聞來源正確性及圖片真實性受到挑戰。過去花數月,甚至數年調查一則新聞的成本及回收效益難以比較,現今媒體更需要因應不同受眾、載具的需求,調整新聞報導內容及呈現方式。
 
風傳媒總編輯 吳典蓉分享國外選舉調查新聞的運作,認為比起灑狗血、關注八卦或選舉說詞,選舉新聞應該著重「選情」及「政策」。大多數人關心中央政策,但是地方施政也是關鍵,特別在選前政府通常放利多,用以刺激選票。吳典蓉也提出目前選舉新聞需突破的困境:
  1. 政治兩極化:記者也陷入藍綠之戰,只偏向報導同溫層新聞。
  2. 政治人物習慣使用臉書發言、宣傳:記者很難採訪到政治人物。
  3. 為吸引流量,媒體成為「標題黨」。
工作坊最後一位講者,遠見雜誌總主筆 彭杏珠分享,成為新聞報導者應該要對新聞具有熱忱,因為這是一份帶有社會責任的工作。希望能將資深媒體人的經驗及技巧傳承,因為不論時代科技怎麼變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及信任,才是根本。過去擔任記者過程中,因為深度的信任關係,總是能「深喉嚨」面談,取得關鍵情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分享的事情,記者若能真實呈現出來反應現狀、甚至推動改變,會覺得與有榮焉。彭杏珠開玩笑說:「記者是在偷東西的人。偷別人腦袋裡面的東西,可以讓你快速的成長。」
 
很多人擔心未來的變化,但是不論是否有影音或是以何種方式呈現,最重要的還是「內容」、以及「文字力」。調查報導是重要切入點。身為一位「調查記者」,必須養成當別人跟你講一件事時,不會全然接受,而是以各方面資料訓練自我判斷能力。


人是因為無知而感到害怕,若是了解就不會畏懼,當了解之後,下次再遇到相同議題就會非常有把握。在新聞倫理平衡下,記者要知道哪些是可以寫出來的,而哪些不行。要知道哪些東西該講,哪些東西不用講,這都需要時間及經驗的累積。相對的,若是具備這些實力,就不用擔心無法跟上時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