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8年5月19日 23:55 鍾天選

誰幫人生規劃 你「為自己」而活嗎?

「我想知道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我」、「這所學校、這個科系未來發展性怎麼樣?」「我下一份工作該怎麼選擇呢?」關於人生規劃的問題,每瞬間都在人們心中閃爍。

可能剛好身邊的人都與我年紀相仿,或是小我好幾歲的在學青少年,我總是被詢問「人生規劃」的問題。比起許多資深前輩,我並不算什麼業界前輩,真的要說的話,頂多有過去經營國際規模完整成熟的商業模式,而現在身處新創圈,從零開始建立供應鏈,算是看見了極端兩個樣態,而常常有所體悟。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對於人生規劃的分享,我十分認同:

25歲以前:當個好學生;在踏上創業路之前,先累積一些經驗,不要怕做錯事,跌倒就爬起來。

25歲至30歲:重點不是在哪家公司工作,而是跟隨了哪個老闆。一位好老闆,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跟隨前輩學習格局、熱情、夢想。

30至40歲:好好的思考,你有沒有在「為自己工作」。

40至50歲:你必須專注在擅長的事,不要隨意嘗試新的領域;新的領域你也許會成功,但失敗的機率太高了。

50至60歲:把舞台讓給年輕人、為年輕人做事,因為他們會做得比你好。所以依靠他們、投資他們、確保他們好好的成長。

60歲以後:去海邊,好好享受日光浴吧!

其中,30到40歲的階段,馬雲說,要思考:你有沒有在「為自己工作」,這件事情我認為應該更早進行。撇開人生規劃,其實不管做什麼事,都應該要將「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放在第一順位思考。

太多人習慣決定要「聽爸媽的話」、「聽朋友的話」、「聽老闆的話」、「聽客戶的話」...然而,人生終究是「自己」要為「自己」負責,而不是上述的所有人。

做所有決定時也是一樣,「如果撇開其他的因素,你自己還會想做這件事嗎?」這想法應該要時常在心裡秤量。很多人說自己是因為環境、因為經濟、因為家人而「不得不」如此,然而,其實都有選擇的,你的「良心」已經告訴你自己了。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難道真的終其一生都要度過「身不由己」的生活嗎?以真誠的「人格」待人處事,並不斷的學習各種「知識」,且在人生經歷中具備「智慧」,這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

只要還在跑道上,就不知道最後的輸贏,贏在起跑點又如何,這社會本來開始就是現實的,但誰知道誰能跑到最後呢?

人生是「自己跟自己的競賽」沒有絕對的第一名,只要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特質,傾聽自己的聲音,積極的在專業領域上突破創新,你永遠是自己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