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8年4月22日 22:26 Jim

倫敦有感 希斯洛機場隨筆

旅人的時間永遠太短,也太長。太短是因為凡眼所見、足所踏過的土地,隱藏著不可勝數的人類足跡,卻無法一一細察;太長則是因為思念著家鄉的美好,片刻思想著熟悉的一切:天氣、交通、食物、人群。兩週不長不短,帶著有色的眼鏡觀察紀錄也許未竟真實,但雙眼所及的新鮮事物卻能適時地刺激陳舊的想法。

來到倫敦感受到的第一件事情,莫過於相似於台北陰雨綿綿的天氣。兩週的時間當中,大約有八成的時間下著細雨,平均溫度則是比台北低了五到十度,很快就習慣了這裡的天氣。

關於交通的部分,由於學術會議的地點位於倫敦城市機場,因此每天我都得搭地鐵前往會場。據說因為倫敦地鐵蓋得深,因此只要走入地鐵站,抵達月台前就會完美地阻擋任何訊號,完全無法連上網路。此外倫敦地鐵准許飲食,因此大多不如台北乾淨。聽從巴黎旅遊來的朋友說,倫敦地鐵已經十分乾淨,巴黎地鐵甚至還充滿了尿騷味。

平均一趟地鐵花費二至三英鎊,大約是台幣八十至一百元。此外,倫敦地鐵大部分車廂比台北木柵線還要小,因此尖峰時間幾乎都要肩靠肩用力擠上車。若單以地鐵系統的整體環境花費而言,台北捷運真的異常舒適。

關於食物部分就更不用說了,倫敦平均物價都是台北的四到五倍,若要省錢真得要刻意去找便宜的食物。少數讓我覺得便宜的食物,通常都只有在超市才會出現。店面中唯一例外大概只有星巴克,倫敦的咖啡賣得比台北還要便宜,據說世界各地都是這樣。

倫敦讓我特別驚豔的地方,應該是族群的多樣性、不可勝數的歷史文化以及藝術氣息。地鐵中到處可見各國人士,光是在青年旅社的兩週就認識了義大利、荷蘭、美國、秘魯、芬蘭等國的人。

此外倫敦地鐵處處貼滿劇場海報,我去看了《大亨小傳》,從頭到尾劇場與觀眾融為一體。隨處可見街頭藝人精湛的演出、腳所踏的地方至少都是兩百年起跳的歷史遺跡、亮麗的城市面容,不禁為這座城市所吸引。

我所參與的學術會議,是天線與電波領域中,除美國以外最大的會議,出席代表中歐洲人大概佔了六、七成,亞洲國家中最多代表的是中國人,佔了總投稿數的百分之十二共一百七十五篇,台灣則僅有十餘篇文章左右,口頭發表的論文有兩篇,我則是其中一篇。論整體論文品質,我認為不論是在Presentation Skill與論文創新性而言,台灣還是高於中國。特別是在Presentation Skill上,中國代表的講述與投影片內容大多偏於雜亂而難以理解。

這趟旅程我認識了不少台灣人,聽著他們的故事內心感到萬分五味雜陳。其中一位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台灣學生,準備繼續在中國求學。剛剛遍遊歐洲的他告訴我,中國遠遠不如媒體所描述的先進,不知道為什麼台灣媒體總是要不斷用中國建設來數落台灣。

另外兩位則是在澳洲打工度假了兩年後,改到英國打工度假。他們畢業自設計與建築科系,分享著令我詫異與心寒的台灣工作經驗。設計與建築科系花了大筆大筆的錢才能畢業,畢業後卻拿著28k的薪水,被蠻橫的老闆壓榨並踐踏他們的專業。最後終於受不了台灣的工作環境,決定離開台灣到世界各地找尋機會。

聽著他們的故事,我不禁想著,為什麼掌握權力與財富的人,要如此貪得無厭?一個人所能享受的事物不就如此有限,為什麼不多分享給其他人?有錢有權的人想要壓榨這塊土地的人,再把自己子女都送出國外就學。假如有權力的政客、有錢的企業家都把子女送出國、自己都不相信台灣的教育,難道我們還能期待這群人願意幫助台灣的體制變得更好嗎?

也許是過去中美烙印著恥辱的歷史,造就了歐美極度先進的印象,我不曉得。但若論基礎建設先進的程度,台灣幾無異於倫敦,整體的物價與便利性更不用說了,台灣真的比國外幸福。

台灣真正惡劣之處,也許是在於工作環境與機會。但這些事情並不是年輕人能夠馬上改變的,而是由掌握權力與財富的人所主宰。假如這群人缺乏任何台灣認同,都沒有人願意為這塊土地努力,那台灣還有什麼希望?台灣最嚴重的問題,也許是在於過度缺乏民族認同與自信,這點在媒體上更是被嚴重地扭曲放大。十篇文章中有九篇都在數落台灣,台灣教育差、環境差什麼都差,是為了賺取點閱率嗎?我不曉得。

台灣面臨著與經濟實力極不對稱的國際現況,住在青年旅社的一位秘魯人卻樂觀地告訴我,加泰隆尼亞想要獨立卻還無法,台灣是已經獨立了被打壓,你們還是好得多了。

路過小小招牌的駐英國台灣代表處,看著各國國旗飄揚的大使館,一邊聽到歐洲各國航空的台灣名稱被改成中國所屬。面對著十倍以上數量的中國代表,也許我太天真,但我真的很希望台灣變得更好。走過唐寧街十號遠眺英國首相住處,思索著台灣的政治處境;離開倫敦前夕,不禁想著台灣自己的教育系統所培育出來的博士,什麼時候才能出現諾貝爾獎呢?

【作者介紹】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大電信所碩士班二年級,現任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與其替老闆賣命,不如為自己拚命:台灣科技創新教父給青年的20堂創業課》一書的撰稿作者。時常沉浸於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奇思繆想,平日熱愛與人討論任何事務,思考不同觀點,對公共議題充滿熱忱。期許自己成為一位左手接電路板、右手寫文章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