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8年3月5日 16:20 鄭芸

別被業者和媒體騙了 抗漲防「衛」戰 只能傻傻跟著搶?

不論一張衛生紙的價格是0.5元還是1元,其實並不影響其價值,因對我們來說都是如此不可或缺,我們卻往往「以價格來定義價值」,進而決定使用習慣。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觀念」,從漲價這一課中學到如何「珍惜」,只購買必要數量,養成節制簡約的生活習慣。

自2月23日多家媒體大幅報導,「量販通路大潤發接獲各家用衛生紙大廠發出的正式通知,衛生紙價格「確定」將調漲,漲幅最高更達3成。」,此消息一出,透過網媒不斷報導,話題迅速延燒,不到幾天全台就出現一波波的搶購潮,甚至部分賣場貨架遭搶購一空。

衛生紙搶成這樣,也算是一種亂象,各媒體紛紛提出不同論點,其中包含:計算隱性成本、比較隱性成本與實際省下的金額、原物料上漲情形與台灣人普遍心態和因應方式的探討等。

不同於上述論點,我想提出的是,面對如「情緒勒索」般不定時出現的民生品漲價,如何透過觀念的轉變來避免搶購行為和減少內心恐慌。

請更珍惜每一份物資

面對物資上漲,除了抱怨漲價、囤貨以確保取得最低價格,我們還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呢?

第一,雖然搶購到最低價的商品,心理上卻因為量多又便宜而導致使用量暴增,到頭來可能本末倒置,沒有省到反而消耗了更多資源。

不論一張衛生紙的價格是0.5元還是1元,其實並不影響它的價值,因為對我們來說都是如此不可或缺,但我們卻往往以價格來定義價值,進而決定使用的習慣。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觀念」,從漲價這一課中學到如何「珍惜」,只購買必要數量,養成節制簡約的生活習慣。

「推己及人」 避免搶購潮恐慌

另外,有不少民眾表示,並非擔心日後漲價而囤貨,而是擔心大家搶買後沒衛生紙可用。從某方面來說,搶購現象的出現,逼著全民要去採購衛生紙;除此之外,也導致部分人取得過量物品,而另一部分人卻沒得使用的情形,甚至某些公共場所(如公廁)已經開始限制提供衛生紙。

搶購行為的背後心理,其實是把自己想的比別人更重要,只關心自己使用的衛生紙是最便宜的,而不管其他人可能因此沒得使用。若多數人都可以帶著「推己及人」的想法,想必可以減少搶購現象的發生,減低人們心中恐慌,使社會維持一個平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