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7年6月25日 19:54 于志申

破堤

上歷史課時,課本總會寫人類文明從河流開始,如古代四大文明即源於尼羅河(埃及)、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與恆河(印度)及黃河與長江(中國),因為有固定的水源才可使農業與商業較容易發展,所以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說是離不開水。

然而,因洪水氾濫,為了保護人類生命與財產,開始修築堤防,雖然因此降低了洪水帶來的危害,但卻也因此某種程度減少了人與河流的互動。

臺北早期的墾殖與河流也有密切關係,不管是艋舺 (即萬華)或大稻埕(即保安宮一帶)都緊臨淡水河,依靠淡水河的水路運輸,才造就艋舺與大稻埕的商業發達,以及隨之而來的繁華、熱鬧。不過,同其他河流一樣,淡水河帶給臺北地區先民便利與繁華,也帶來災害與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築堤是不得不的選擇。隨著河堤的修築,再加上部分地區高架橋橫越,造成有一度臺北地區居民與淡水河的關係是疏離的,堤防內的淡水河靜靜地流動著,而堤防外的人則忙著工作、生活,似乎沒想過要跨過堤防,親近臺北的母親河。

記得剛到臺北時,河堤內外景觀是明顯有別的,河堤外車水馬龍,河堤內則人跡罕至,遍目荒涼,只有一些地方被勤勞的市民開墾成菜園,而且堤防上沒有路燈,一入夜,如行經堤防,只有無盡的黑暗與寂靜,彷彿是練膽的最佳場所。

幸好,因為觀念的改變,近10餘年市政府開始破堤,也就是打破堤防帶給人與河流之間的阻隔,包括綠美化河堤,種植花木,設置路燈與座椅;將堤防內的河川地整建成公園,規劃自行車路線,設置籃球場、網球場等運動設施,以及翹翹板、鞦韆等親子遊樂設施;並進一步整治淡水河,淨化河水,讓人與河之間關係變得親密,尤其夜晚差別更大,過去一過9點,罕見人影,只有幾隻野狗徘徊、流連,但現在卻常常人聲鼎沸,有散步的、有騎自行車的,有慢跑的,有打球的,人不再只能關在房子中活動,這才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城市。

回顧這10幾年來堤防內外的變化,觀念的改變真的非常重要,有好的觀念,再加上主政者願意付諸行動,城市的風貌與性格是可以變化的,雖然改變無法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是日積月累,變化就非常可觀。

其實,臺灣的每個縣(市)都有類似好的變化,期待這種美好的變化能持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