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12月26日 23:42 于志申

怎麼一回事! 全球「無知國家」台灣No.3

最近這一、兩天許多媒體報導臺灣人無知程度排名世界第3,僅次於印度與中國大陸。這個報導是源自英國市調組織「易普索莫里」(Ipsos MORI)針對40個國家16歲到64歲受訪者所作的一項調查,受訪問題包括自己國家人口、醫療保健支出、住房所有權等。細究這個報導,其實顯示出臺灣2個問題,過於重視臺灣的各項國際排名,及國人對於國內外重大議題關注不夠。

第1個問題,只要有注意新聞報導,常常可發現有關臺灣在國際上相關排名的訊息,為大家熟知的包括國家競爭力排名、世界大學排名、國民幸福指數排名、最想旅遊城市排名等,不管這些排名是由哪個機構或組織所進行的,也不管這些排名的公信力如何,只要一公布,往往都能引發國人一陣熱議,這其實隱藏臺灣人亟須國際社會肯定的心理,不然就不會這麼重視。

當然,藉由這些國際排名的公布,可以瞭解臺灣還有哪些需要改善、加強的事項,讓臺灣生活水準與生活環境更加完善,對全體國人而言是好事一樁。但過於重視排名,有時卻會使國家、社會發展被這些排名列舉的指標左右,而打亂了應有的步調或忽視其他更應被重視的事項。例如國民幸福指數排名,這其實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認定,與國家整體發展水準並不一定成正比,所以不丹這個喜瑪拉雅山麓的小國家縱使國民所得不高、國家整體發展落後,卻往往名列前茅。我國政府之前為了告訴國人我們有多幸福,也根據這項排名所列指標作了自己的調查(因為該項排名未將臺灣列入),顯示國人幸福指數很高,結果被許多國人噓爆,因為跟國人實際感受相差過大。

這種過於重視排名的症候群,在升學制度上更是一覽無遺。教育部推動將近20年的教育改革,越改越亂,越改越叫人無所適從,除了是因為教育政策常因主政者更換而變動,主要也與國人過於重視學校排名有關,因為不管換什麼制度,都難以撼動國人根深蒂固的排名症候群,結果經過角力、溝通妥協後,端出來的升學制度都面目難辨,誰也看不清楚這個制度到底是什麼。

第2個問題,是一個頗為複雜的問題。表面上,國內不管是傳統的廣播、電視或報紙,或新興的網路新聞、社群網站或部落格等媒體,為數眾多且十分多元,應該能涵括國內外各項重大議題,然而,國人往往只關注某些切身相關議題,或軟性議題如美食、廉價商品、旅遊、電視節目等,而且往往不夠廣泛、深入,甚至只維持3分鐘熱度,因此好像眾聲喧嘩,但仔細聽就有點單調、淺薄。

造成這個問題除了因早年威權統治,為了維持政權穩定,統治者會控制媒體,封鎖不利統治的國內、外重大新聞,使國人無從得知事實真信。可是解嚴之後,開放報禁、廣發有線電視經營執照,卻因經營者成本考量,不願投入資源去作有深度的國際新聞報導,甚至國內新聞也走向聳動、腥色羶,近年更直接將網路影片、訊息直接複製、播放成一則新聞,完全忘記媒體肩負的責任就是「確保人民知的權利」。

此外,國內教育仍停在填鴨式、考試取向的層次,無法引導學生針對有興趣的議題,廣泛蒐集國內、外資料,進而整理、分析後,闡述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國人思辨能力無法獲得培養,遇到事情只能作淺碟式、情緒性反應,而難以深入且全面思索問題,容易被牽引、搧動,這對臺灣並不是一件好事。

總之,臺灣必須治好排名症候群,找出自己的特色,按照合適的步調前進,如同北歐瑞典、挪威等國,這樣即使不注意各項國際排名,發布的機構或組織自然會將臺灣列為前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