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10月25日 23:10 于志申

國際難民不斷湧現 聯合國新任理事長任重道遠

聯合國大會10月13日正式任命葡萄牙前總理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為下任聯合國秘書長,193個會員國一致通過提名,古特雷斯將於明年1月1日就任。他在1995年至2002年曾擔任葡萄牙總理,2005至2015年間在聯合國難民署服務,曾處理過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難民危機。因此面對不斷湧現的難民潮,或許由古特雷斯擔任下任聯合國秘書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他要處理的難題將是艱鉅且複雜的。

國際難民的產生因素不外天災與人禍,前者因全球氣候急劇變遷,導致旱災、水災不斷發生,糧食供應嚴重缺乏成了部分國家頭痛的問題,也導致其人民只得外逃求一條活路;而溫室效應的影響,海平面逐漸上升,某些島國面臨國土將被淹沒的命運,人民最終只得遷往他國,求他國收留。至於人禍的因素就顯得非常複雜,包括戰爭、政治逼迫、宗教逼迫、性別歧視、經濟破產等。而戰爭、政治逼迫與宗教逼迫造成難民潮的情形較為人熟知,性別歧視產生的難民數通常規模較小,且晚近才較為人熟知。

但不管難民產生的因素是天災或人禍,我們都必須正視難民的發生頻率越來越密集,且越來越難處理。因此要有效因應難民問題,身為聯合國下任秘書長的古特雷斯要從事前的預防、事情發生當下的處理與事後的檢討均作妥善的規劃與處理,使世界局勢得以穩定。就天災方面,隨著世界各國對氣候變遷的認知越來越清楚,就願意花更多心力一起來因應,如最近開始生效的巴黎協定,因此聯合國無須太多關注此議題。

倒是對於戰爭、政治逼迫、宗教逼迫、性別歧視、經濟破產等人禍因素產生的預防與處置,正是聯合國成立與存在的意義,因此必須窮盡一切的方法來處理。雖然從聯合國成立迄今的發展來看,聯合國並不具備強制當事國服從的能力,但其實可以善用一些在國際上形象較好的國家(如北歐的挪威、瑞典)或退休的國家領導者,藉由他們的幫助與協調,減少人禍的發生頻率,甚至降低負面影響的規模。

然而,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低迷,多數國家對於難民的接受度也轉為保守,從去年迄今歐洲國家對於難民進入所設的層層關卡,到德國總理梅克爾夫人因接受太多難民導致政權受到嚴重衝擊,因此轉移難民到其他國家雖然是一個好方法,但現實上越來越難執行。就地安置雖然對難民而言風險較高,卻是不得不接受的選擇。

最後,還是要老調重彈−「預防勝於治療」,惟有人心與思想朝向更有愛的方向變化,使造成難民的人禍因素消除,才是最根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