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 13:06 于志申
臺灣「速成文化」 非改不可!
曾有學者主張自然環境會型塑一個民族的特性,溫帶及寒帶國家緯度高、溫度較低,人民為求生存必須更加勤奮;而熱帶國家接近赤道,溫度較高,人會比較懶散。這項主張引起廣泛批評,因為被認為歧視熱帶國家人民。但觀察臺灣的自然環境與臺灣人的個性,似乎不能說這項主張全無道理,因為臺灣人求速成的文化,就如同臺灣的河流一般,水漲的快,但也消退的快,好像有很多機會,但留不下什麼東西,很難做到細水長流。
最近為了大陸觀光客數量大幅下降,旅行社、旅館業及遊覽車業者紛傳面臨倒閉及轉賣,甚至想派團去大陸宣導、拉觀光客,並引發臺灣社會的論戰,有的說陸客不來最好,臺灣終於有寧靜的空間;有的說臺灣觀光業不能沒有陸客,民進黨政府必須改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態度,以挽救臺灣「觀光慘業」;也有人說臺灣應該趁這個時候改善觀光業體質,才能讓臺灣觀光產業永續經營。後者的說法無疑是最中肯的說法,因為觀光業只衝觀光客數量,而不加強觀光內容、設備、安全與品質,一旦觀光客覺得乏味,就不會再來,即使中國政府不限縮陸客數量,臺灣觀光業也終會面臨退潮的時候。
然而,最近以外派人士為最主要對象的全球最大旅外人士網站InterNations,針對各國旅外人士做調查,臺灣在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首位,成為全球首選最宜居住地。當然,光憑一份調查並不能代表什麼,但卻為臺灣指出一個方向,只要用心經營、持續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改善對觀光客不友善的環境(如路標指示不清楚、鄉下地區大眾運輸不便),不要一直求速成,臺灣的觀光業其實是有前途的。
另一個鮮明的例子,臺灣新聞業者常被譏笑為「三器新聞」,也就是靠路口監視器、網路瀏覽器及行車記錄器等三器做新聞,導致民眾對媒體失去信心,認為無法從媒體獲得事情真相。何以致此?求速成之故。曾幾何時,臺灣媒體開始流行即時新聞,只求快,不求精確與完整,迫使記者必須利用網路瀏覽器等三器抓取片斷、聳動的畫面,以快速填滿新聞時段,媒體成為製造業,記者也就此成為生產線上的工人,不只血汗,而且也失去西方國家媒體作為第四權的崇高地位。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求速成的文化不只存在於上述所言之觀光業與新聞業,在政治、經濟、教育、體育等諸多領域,其實也一再看到不好好扎根、蹲馬步,一步一步踏實地做,而只希望能在最短時間有成果的現象。長久下去,臺灣真的很難維持競爭力。寄望全國同胞真的能覺醒,不要再持續「求速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