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2月29日 09:34 于志申

全民應正視臺灣天然災害多的事實

今年2月6日臺南大地震,震垮了金龍維冠大樓,也帶走117條寶貴人命,更留給無數活著的人哀痛與驚嚇。

事情發生後,從地震發生的原因、建築法規的檢討與修正、老舊建築體檢、災害救助體系的建立等諸多面向引發了熱烈討論,顯示國人對此次地震的迴響非常大,然而是不是又一次的三分鐘熱度,有待持續觀察。然而,臺灣從有歷史以來,地震、水災、旱災、寒害等天然災害輪番來襲,在在提醒我們,臺灣除了是福爾摩沙-美麗的寶島外,也是一個天然災害多的島嶼。

天然災害的發生與否,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然而如何使災害帶來的傷害降至最小程度卻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眾所皆知,以色列是地中海型氣候國家,降雨量非常少,導致水資源非常缺乏,但是這並未限制以色列發展的腳步,以色列人反而化危機為轉機,努力研究各種海水淡化、節水與水資源再利用等相關技術,成為全世界水資源運用與節水相關企業最成功的國家。

因此,從政府以降,全民在正視臺灣天然災害多的事實後,從政策擬定、資源配置、組織設置、法規修正等政府施政面向,到防災教育推廣、防災演練、住屋安檢維護等實務執行,都要有不同以往的觀念與作法,不只是消極地應對災害,更應積極思考如何全面地建構災害防治經濟或產業,使臺灣不只可以減少災害帶來的生命、經濟損失,更可能進一步為臺灣的產業發展找到新出路。

由此思考脈絡延伸,臺灣設置專責的災害救助機構是有其必要性,因為現有的消防署偏重在火災救助,近年在風災的救助也有進步,然而對地震的救助還有進步的空間,這並非消防人員的錯,而是業務職掌不全面、人力編制不足、訓練與設備有待提升,所以政府首先應在組織調整上作出改變。其次,可鼓勵學術界多從事天然災害方面的研究,唯有掌握更多、更精確的資訊,才有助政府作出更正確的決策,且有助開發相關的產業。必要時可仿效工研院,設置專門的國家天然災害研究機構,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可大規模商業生產的產品。最後,提供創業協助,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使臺灣天然災害防治相關產業能蓬勃發展。

俗話說禍福相倚,雖然臺灣天然災害多,但未必不能成為推進臺灣整體再次躍進的動力,關鍵在於全民能不能正視事實,並下決心作出積極且正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