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5日 22:41 楊昂婷/整理報導
荷蘭「楚門世界」 失智患者的幸福村莊
台灣已經邁入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多,許多老化的問題漸漸浮現,其中 之一就是「失智」。根據統計,到2060年台灣的失智人口將逼近80萬人!許多失智患者親屬只能將他們送進安養院,但在這樣的趨勢中,荷蘭有一個小村莊,打造了一個不會讓他們感覺出「我生病了」,也不會讓他們覺得不安、不快樂的地方!
在少子化的年代裡,照顧失智老人的社會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家屬迫於無奈將患者送到安養中心,不過台灣的照顧機構品質目前仍然良莠不齊,讓失智患者無法受到很好的照料。其實遠在荷蘭,他們已經將一個嶄新的概念實踐了,就是離首都阿姆斯特丹僅幾分鐘車程,蓋了一個失智照護中心「失智村(Dementia Village)」。
失智村創辦人之ㄧ亞美羅根和她的同事,原本經營傳統安養院的她,接到父親過世的消息後,萌生改變的想法,希望能為罹患失智症、需要24小時專人照護的老人,打造出一個不會讓他們覺得不安、不快樂的地方。這個想法在1992年就已經有雛形,歷經十幾年的奔波後,這座失智村2009年底正式於荷蘭衛斯普(Weesp)的霍格威(Hogewey)開幕。
這個小村莊住著150幾位重度失智病患,全職或兼職的工作人員超過300位,一個病患平均有2個人照顧。與一般的安養中心最大的不同是,這裡占地4,900坪,就像個普通小村莊,各式商店應有盡有,給失智患者一個與過去一模一樣的生活,並且絕對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村子的最外圍,被柵欄和圍牆團團圍住,與世隔絕,如同電影《楚門的世界》。
傳統的安養中心,長期讓失智病患活在狹小的空間裡,除了看電視、睡覺,就只有短暫的活動時間。大腦更缺乏刺激,失智程度會惡化的更快;霍格威失智村的的工作人員,都是受過訓練的志工,熟悉如何與病患溝通、相處等事宜。在這裡,失智病患生活作息就像一般人,藉由重複這些日常的舉動,幫助他們練習思考、活化大腦,減緩退化速度;也由於失智病患對陌生的環境會感到排斥,所以,這村莊裡的每個公寓房間,都會根據患者本身量身打造,貼近成長背景與設計,消除不安感。
許多人都會擔心是否等到自己老去時,會被家人送到沒自由的傳統安養中心,但是像這樣一個簡單、以人為本的村莊,非常適合所有老年人居住(包括非失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