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13:56 李駱實/綜合報導
民運人士吳弘達 宏都拉斯傳身亡
中國民運人士,華府勞改基金會創辦者吳弘達(Harry Wu),26日於加勒比海驚傳身亡,事發前不久正與來自中國大陸的親戚同遊,短暫分離後不知去向。勞改基金會行政主管 Ann Noonan 稱,吳弘達前妻和兒子已前往宏都拉斯處理後事,惟確切死亡原因尚待釐清。
吳弘達任教於加大柏克萊分校,出任地質學客席教授期間,曾撰文著述其在中國的種種際遇。《中國的古拉格:大陸勞改隊及奴工產品真相》、《一個人的兩個故事》、《勞動教養和留場就業》、《秦城監獄》皆為其代表作。
1937年生於上海的吳弘達,父母親分別為銀行家和地主,家世堪稱顯赫。1949年毛澤東發動共產革命,吳家命運就此驟變。
1956年,毛澤東發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運動」,鼓勵知識份子站出來表達對黨的看法。年僅19歲,就讀北京地質大學的吳弘達,因批評前蘇聯對匈牙利的鎮壓,以及反對把人民按政治成分來劃分的言論,被貼上「反革命」的「右派」標籤。1960年起,20歲的吳弘達輾轉農場、礦坑、工地等12所勞改營,接受19年的「思想改造」及酷刑饑荒折磨,直到1979年獲釋。
1985年,吳弘達應加州大學邀請,以學者身份訪問美國,當時身上只有40美元。
待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後,為了伸張祖國人權,持續於中國大陸奔相告走。1992年創立的非營利組織─「勞改基金會」(Laogai Research Foundation),為西方社會開啟了觀察中國勞改制度的一扇窗。
1995年,吳弘達試圖從哈薩克入境中國時,被控以「竊取國家機密」的間諜罪名,再度遭到中共當局逮捕入獄。所幸在國際輿論及美方居中斡旋之下,得以遣返美國,免於15年的牢獄之災。
吳弘達生前曾強調,「沒有勞改,共產黨的統治就無法維持。共產黨以人們的經濟地位來劃分階級,而勞改則是消滅資產階級的手段。」2008年,吳弘達在華盛頓開設的「勞改紀念館」,是世界上第一間與中國勞改制度有關的專門機構。
不遺餘力為人權事業奮鬥,也為國際勞工權益和宗教自由發聲的吳弘達,曾四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把勞改紀念館搬回中國大陸」為其畢生最大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