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6年6月28日 19:06 董曉光/綜合報導

夏日「夜跑」能避暑? 專家警告:比白天風險高

「全民瘋路跑,小心別中暑!」但可別天真以為改晚上路跑比較不會中鏢。日前一位33歲男子參加星光夜跑21公里組(半馬)路跑活動,當天晚上溫度仍高達30度,結果他在15公里處昏倒,緊急送醫後測量肛溫高達41度,併發急性腦病變、腎衰竭和橫紋肌溶解症等嚴重症候群,甚至有生命危險,眾路跑迷們不可不慎。

今年入夏後屢傳氣溫破表,各地醫院已開始收治中暑病人,比往年同期都多;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夜間跑步比較涼、可避免中暑,其實夜間溫度比清晨還高。因為許多路跑活動時間從清晨開始,當時溫度不算太高,夏天清晨大約26度左右,但經過一整天太陽照射後,夜間溫度仍高達30度,其實比白天更危險。

專科醫師說,路跑中暑患者大都在30度以上高溫、濕度80%的濕熱環境中路跑,這些環境條件很不容易讓身體散熱,且患者水分補充不足,又在短時間做超過體能負荷的劇烈運動。朱柏齡主任建議,不習慣在熱天跑步的人要有一到兩週的「熱適應」訓練,路跑前、中、後都要適量飲水,每10到15分鐘要補充200到300cc的水。

不過在炎炎夏日路跑時,要如何才能避免中暑呢?根據報導,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提出以下預防中暑的妙招-「路跑的訓練需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時間、距離及訓練強度」、「4.熱傷害之高危險群者勿參加路跑」、「兒童汗腺較不發達,排汗功能較差,不宜參加馬拉松賽」、「跑步時每10至15分鐘喝200-300cc水」等。

不少民眾避開炎夏白日,利用晚間的時間路跑,但經過一整天太陽照射曝曬後,夜間溫度仍會高達30度,其實更危險。只要按照自己體能狀況、適時補充水分、切莫逞強,必可享受路跑所帶來的美好樂趣、同時健康享”瘦”!

<3分鐘、認識中暑>
一、成因:中暑是與熱有關的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為中樞體溫調節失常所造成的結果,由於體內的熱無法散出,使得包括中樞神經(腦部)及其他許多器官因過熱而導致機能衰竭。

二、症狀:體溫非常高(可達攝氏四十一度),皮膚乾熱而無汗,病患心跳很快而且血壓過低,中暑若未能及時降低體溫,可能造成各種組織器官受損,嚴重者甚至出現腎衰竭、肝衰竭及心肌之損傷。早期中暑的症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包括頭痛、講話不清楚、出現幻覺、神智不清,可能惡化出現類似癲癇發作,甚至到重度昏迷的程度。 

三、流行病學(好發族群):通常中暑較容易出現在熱浪來襲的時候,老年人、嬰幼兒、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酗酒者、長期使用某些精神科藥物(例如鋰鹽等)及利尿劑等病患,在酷熱的環境中較易發生中暑。在熱浪期間從事運動競賽(如長跑等),而未適當飲水及散熱易發生中暑。

四、處置及治療:應立即使用冷水降低體溫,用濕毛巾或用淋水方式均可,將病患移在陰涼處,使用電扇或冷氣幫助散熱,不要直接將冰塊倒到患者身上,也不要使用酒或將病患直接浸在冰水中,一般的冷水就可以幫助降低體溫。請記得,發現有人中暑,必須立即送醫,由於中暑可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一定要馬上送醫。預防方法就是熱浪來襲時,設法到有空調的地方去避暑,特別是前面所提的危險族群,一定要避免在酷熱的環境待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