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15:17 董曉光/整理報導
甜蜜的致命誘惑 糖尿病年輕化之隱憂
西風東漸,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精緻化飲食加上大量化學人工添加物地影響,糖尿病發病年齡層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且越來越多第2型(非胰島素依賴型,後天導致)糖尿病的案例發生於成人及青少年,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
糖尿病曾為2012年度 台灣10大死亡原因第5名,是過去20年中10大死亡原因當中,死亡率增加速度最快的疾病。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西元2025年全世界將有3億8千萬人罹患糖尿病,較2000年時增加了一倍,等於是全球每10秒就有2人被診斷出患糖尿病。台灣估計目前約有120萬糖尿病人,約佔人口的6%。
日前新聞報導南投醫院新陳代謝科曾收治一名32歲男性水電工,每天一杯手搖飲料搭配炸雞腿便當,體重高達80公斤,一年前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時,相當沮喪,不能接受,直喊自己未來的人生已變成黑白。後來在衛教師與營養師協助下,他戒掉含糖飲料, 減少油炸食物並增加蔬菜攝取量,每日規律進行30分鐘以上的快走,配合藥物。3個月後,體重減輕約8公斤,血糖大幅下降,血糖藥劑量也配合減輕劑量。6個月後,開始停藥,讓患者嘗試只用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同時配合以血糖試紙片做居家自我血糖監測。目前血糖平均值和正常人一樣, 每3個月再門診只接收抽血追蹤即可。
新陳代謝科醫師表示,糖尿病發病年齡提早,使許多病患長年處於高血糖狀態。檢驗數據對於糖尿病的診斷與病程發展的監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對糖尿病的判定標準可分為四:(1)糖尿病症狀及隨機血糖濃度大於200mg/dl。(2)空腹血糖值大於126mg/dl。(3)成年人口服75g葡萄糖2小時的血糖大於200mg/dl。(4)糖化血色素(HbA1c)大於6.5%糖尿病。只要符合上述任1項,就可判定為糖尿病患者。確診為糖尿病患者必須長期監控血糖,而且血糖的監控指標為糖化血色素要控制在7%以下,有助於減少血管病變的風險。至於血糖部分,餐前的血糖要控制在70-130mg/dl,餐後要控制小於180mg/dl。
糖尿病患者不減反增而且年齡層逐年降低,加上糖尿病又是許多慢性病的根源。根據健保署統計,一旦確診,這些病患的醫療花費支出占所有醫療支出的11.5%以上,如能加強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或儘早篩檢出疾病輕微的潛伏糖尿病患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避免糖尿病惡化後造成醫療支出的沉重負擔實在是國人、衛生機關與政府必須正視的課題與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