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5年12月18日 15:37 林耘翰

圖解愛滋疫情 掌握趨勢防治蔓延

12月除了聖誕節、跨年晚會之外,剛過不久的世界愛滋病日雖然不能慶祝,但可以提醒我們要安全地享受性愛,降低這傳染疾病的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8年宣布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目的在鼓勵世界各國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及方式,訂定愛滋防治政策、醫治照護感染者並研發愛滋病疫苗;每年亦訂定一個宣導主題,世界衛生組織、各國及民間團體也同步展開各項宣導,呼籲各界重視、關懷愛滋及去除對罹病者的歧視。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以2014年本國籍感染個案資料進行危險因子分析,新增個案中仍以男男間性行為為主(佔84.0%),其次為異性間性行為(11.1%),此結果刊登在疫情報導期刊(Taiwan Epidemiology Bulletin)2015年12月8日第31卷第23期,為台灣愛滋最新的流行病學分析。(上圖)從2010年的76.6%上升到2014年的84.0%,除了匿名篩檢推行有成之外,可能也意味著危險性行為人口的增加。

高雄榮總感染管制室主任蔡宏津醫師表示,根據資料發現,感染愛滋病的高風險族群是男同志,原因是不安全的性行為,其中肛交便是關鍵之一,臨床上發現許多男同志喜歡在性愛時同時服用藥物,服用藥物時會使人特別興奮,因此無法掌握力道,因此肛交時很容易造成肛門黏膜受損,就算使用保險套,也有可能因為力道過猛而導致破損或脫落,所以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很高,建議不要使用藥物助性,同時全程使用保險套。 

從疾管署疫情報導期刊上的疫情分析圖來看(如下圖),在2005年新診斷個案數達到高峰後,各年齡層新診斷愛滋病人數都下降,曲線逐漸趨向水平,但15–24歲、25–34歲這兩個年齡層仍在2010年後逐漸增加罹病人口,推測是性解放、多元性教育思潮的影響,加上年輕族群正處於荷爾蒙旺盛的階段,潛移默化加上生理性衝動,第一次性行為年齡下移也伴隨著染病人口年輕化。

台灣自2005年起推動愛滋減害計畫後,注射藥癮者新增感染人數已逐漸趨緩,自2007年迄今,傳染途徑即轉為以不安全的性行為為主,且有感染族群年輕化的現象。在防治政策上除需確保在學校性教育課程設計,以及社區推廣教育外,針對年輕族群疫情背後成因及因應策略的掌握,更是愛滋防治策略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