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 09:57 董曉光
急診暴力屢見不鮮!大鬧急診室的背後是否象徵醫病關係的崩壞?
台中有一名自稱是議員助理的男子,2/26晚帶著發高燒的小孩到醫院急診室就診,因為不滿內科急診值班醫師說當時醫院沒有小兒夜間值班專科醫師,請他轉院,讓他氣得在急診室內飆罵嗆聲。
小孩發燒38.5度,男子一聽醫師說沒辦法處理,火氣整個衝上來,先是動手要看醫師的名牌,接著拍桌嗆聲。穿著黑色背心白色襯衫的男子,越罵火氣越大,對著醫師大聲咆哮,還乾脆請他們去找警察也沒關係,男子自稱是議員助理,晚間九點多,他帶著兩名上吐下瀉又發燒的小孩到太平這家國軍醫院,值班內科急診醫師告知小兒夜間沒有專科醫師無法處理,請他轉到市區有小兒急診專責醫院或原先就診醫學中心,引發男子不滿,整個過程被一旁的患者拍下,影片曝光後被指名議員澄清對方不是他的助理僅是他的選民,不過也質疑醫院態度不妥,未將心比心患者家屬的情緒。當責醫院則坦承小兒專科醫師不足,目前不會對這名家屬提告。
到底台灣夜間急診當班的兒科醫師有多缺?從93年230人一路減少,100年只剩67人,104年國內更僅剩18家醫院有夜間小兒急診,而且都集中在五都跟幾家醫學中心,其他地區甚至偏鄉民眾,小孩子半夜出狀況,就得多花時間找醫師。
醫勞盟分析,兒科急診吃力不討好,讓很多兒科醫師選擇留在門診或自行開業,醫界認為,急診專科醫師也能看小兒急診,但小朋友要獲得比較適當照顧,還是要有兒科急診的必要。
兒科急診醫師減少,或許跟健保給付制度有關,另一方面,小朋友越來越少也是隱憂,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一季新生兒數量只有4萬8000多人,跟去年同期相較,少1成,當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兒科急診的需求量減少,恐怕有更多醫院養不起兒科急診醫師。
此外,台灣醫病關係持續惡化,根據統計指出,全台每年平均發生五百六十件的醫療糾紛案件,幾乎每天有一位醫師列為被告,一件案子平均審理三至五年,若家屬不服判決,審理時間更是拉長到十年,對於醫病雙方,無疑是一大煎熬與挑戰!
少子化,醫師荒,醫病關係的崩解與惡化,實是當前台灣醫療正面臨的嚴重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