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針對日前13屆「年齡不設限」為主題的同志大遊行中,提出「兒少性無罪,廢除刑法227條」之訴求,引發社會輿論、兒福與家長團體的質疑。全國家長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等團體於1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反對人民民主陣線所宣傳的「廢除刑法227條」,呼籲全國民眾反對廢除刑法227條,以落實對兒少的保護。若真心為下一代著想,先放下自我主張與對立,了解「刑法227條」內容,廣納各界的論點與建言。

工作隊成員訪談在地居民。圖/FlyingV。

由嘉義在地年輕人組成的「翻轉嘉義工作隊」,近日於群募平台提出計畫,準備在嘉義市昔日的交通要道北興街,經營一個結合農業、閱讀、公共論壇的在地生活聚點,翻轉別人眼中對嘉義「只是逢年過節返鄉、爸媽養老之地」的印象。

收養月暨收出養影展記者會。 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兒福聯盟自2011年起推廣每年11月為「收養月」。根據今年兒福聯盟與台北市收出養中心的「不友善收養家庭用語」調查,有高達6成6的收養家庭曾聽過不友善的言語。其中,最常出現的是「這小孩好可憐,你們真有愛心」及「孩子以後回去找他親生爸媽,你不就白養了」,比例皆超過3分之1,其次是以責備或質疑態度對待收養人,例如:「不能生就算了,幹嘛收養孩子自找麻煩」、「幹嘛花錢幫別人養小孩」。

上週六31日同志遊行和國教院所召開的性別平等教育諮詢會同時進行,會場外性平團體和家長團體辦記者會抗議,雙方因立場不同而彼此叫陣與主張各自的立場,國教院為了讓課綱草案更加完整而再次邀請各界踴躍參與,藉此廣徵各界意見。

雅努什.科扎克醫生致力於兒童人權問題,晚年被納粹迫害,死於特雷布林卡集中營。  圖/Bored Panda

亞塞拜然畫家Gunduz Aghayev日前看到了敘利亞難民的新聞,體悟到這些孩子還來不及長大,就碰上了死亡關卡,對此感到相當不捨,因此創作了9幅名為「Imagine」系列的插畫,祝福受難或遭受不幸的孩童有個美好的來生。

子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