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00:50 高雄新聞中心
金書獎得主葉匡時談中國經驗
曾任中山大學企管系系主任、EMBA執行長,現任交通部次長的葉匡時,日前以「當代中國工商環境與企業管理」一書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頒布之2009年「金書獎」。書中以管理理論為基礎,探討中國在政治與經濟環境因素影響下,企業所需具備的認知與態度,以及對應的經營策略。對於經理人及學生而言,是認識「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的第一步。
起源自1995年的「金書獎」,為鼓勵出版有益中小企業經營者閱讀之叢書而設,期望提供中小企業具參考價值及實用的管理新知,深受社會各界重視。本屆「金書獎」邀集產、官、學、研界共40餘位具豐富實務經驗之專家共同評選,從276本參選的叢書中,嚴選出15本優良的管理「金書」。「當代中國工商環境與企業管理」一書獲獎原因在於,對中國工商環境及企業個案有極為深入與透徹的分析,極有益於積極「逐鹿中國」的中小企業主閱讀。
「當代中國工商環境與企業管理」由中山大學葉匡時、香港城市大學畢自力及美國歐道明大學李少民合著而成。由中國社會環境、政經制度、社會文化的歷史脈絡為開端,娓娓道來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後的差異、企業經營模式異同、中國市場行業、「關係為本」的中國管理與西方管理經典不同處等。以關係為例,全世界的經理人都運用「Connection」的意涵在經營企業,但潛藏於中國文化中,關係扮演的人情、「私」的角度,與以顧客角度出發的歐美企業文化大有不同,因而造成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時,往往找不到人脈的敲門磚。
為使讀者更瞭解西方理論與中式管理的衝擊,書中加入台商經營的案例及觀點、提供給台灣投資者及學生思考。葉匡時解釋,在同文同種的背景下,許多人以為對於大陸的理解很深,「其實不然」。如同MOU的簽訂帶動台灣金融業者摩拳擦掌進軍大陸,一般投資者對大陸的投資環境卻仍霧裡看花。葉匡時表示,在全世界將焦點關注於中國崛起的下一個世紀,台灣人對於大陸的觀感除了政治角度外,透徹中國經濟制度才是保有競爭力的關鍵。
葉匡時在擔任交通部次長的同時,也以中山資深教授的身分,期勉每一位學生在殘酷的環境競爭下,擁有積極、自我負責、勇於挑戰、「Reach Out」放眼全世界的態度。在語言的培養方面,不只將重點放在外語能力上,並加強中文的書寫、溝通協調的技巧。「葉老師」諄諄提醒學生妥善運用時間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時間的花費對於培養未來競爭力有無幫助」,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