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23:31 高雄新聞中心
詩與音樂的交會 林昭亮余光中詩樂對談
中山大學駐校藝術家林昭亮與中山大學鎮校詩人余光中今23日對談《詩與音樂的交會》,雙方先禮後兵,互贈作品後展開多個回合問答及觀點分享,余光中並現場朗誦自己作品中較注重音樂結構的幾首詩作,林昭亮則回贈一曲海頓協奏曲第二樂章。
中山大學今年再度邀請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林昭亮擔任駐校藝術家,林昭亮在與余光中見面前便相當期待能夠當面詢問余光中身為創作者「創作靈感的來源」,今日林昭亮也準備了許多問題準備請教大師,「今天時間太少」,林昭亮直言還要再找時間來請教余光中。余光中也認為此次對談十分難得,「雖然自己是音樂愛好者」,不過的確難得有機會可以當面問演奏家問題。
對談引言人,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駐校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團長李美文就詩與音樂的基本概念、結構、形式、年齡經歷等問題請兩位藝術家分享他們的看法。余光中坦承有時很羨慕畫家或音樂家,因為畫作及音樂是「International」,沒有國界限制,但是詩文就有語言上的障礙,「只有National」,不過詩中有畫,也有其節奏音律。
提到詮釋問題,余光中認為創作者較是單一直線,音樂則得注重整體架構。面對林昭亮十分想了解的創作來源,余光中以翻譯經驗說明,創作者及詮釋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以作家或詩人而言,也可看作是將自己的經驗「詮釋」、「翻譯」出來,就演奏家的立場,也是翻譯的道理。
身為創作者的余光中舉例,自己的《鄉愁》是淡淡的哀愁,但是每回總聽到情緒激動的朗誦,雖然並不會不高興,「只是感到很難為情」。而林昭亮則以作品為例,演奏家會力求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及情感,通常八九不離十,「我想貝多芬應該不會太為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