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關心變成情緒勒索 就靠這兩大溝通術
2021年12月20日 21:32 黃有新
「你若不乖乖聽話,我們就斷絕關係!」、「我這麼辛苦工作,你卻不做好家事,真的很自私!」你是否常聽到家人這樣的對話?
人們常會期待關係裡的「重要他人」做些什麼事,例如:希望伴侶負擔家事、朋友傾聽抱怨、子女用功讀書…‥等。有時不經意就會使用「情緒勒索」的表達而不自知,深怕沒有這樣說話,對方就會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王翊涵教授提出「我訊息」及「同理」兩種溝通方式的建議,避免讓自己成為「勒索者」,以及避免自己落入「被勒索」的圈套裡。
以媽媽要求兒子回家吃飯的對話為例,媽媽對兒子說:「我這麼辛苦煮了一桌菜,你居然不回家吃飯,我乾脆去撞牆好了!」原本兒子是想在公司加班不回去吃飯的,卻因為媽媽情緒勒索的字眼產生恐懼與內疚感,而選擇回家吃飯。
這位媽媽可以怎麼說才不會變成情緒勒索呢?
第一、使用「我訊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期待。王教授示範用「我訊息」陳述句子,建議媽媽對兒子可以改說:「我煮了一桌菜,我很期待你回來吃,但你都不回來吃,我覺得非常挫折。」
第二、使用「同理」的回應。王教授表示,對方進行情緒勒索時,可以作出同理的回應,並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上述例子的兒子能更改回應為:「媽媽,我知道您煮這桌飯很辛苦,也知道您聽到我不能回去吃飯而感到生氣,因為…的原因,所以我必須留在公司加班,媽媽如果您願意,您可以留些飯菜給我,我可以回去吃宵夜。」兒子雖然是以自己的衡量為主(不回家吃飯),但是也同理照顧到媽媽的情緒,試著去想一個解決的方式,這樣自己就不會變成被勒索者。
情緒勒索的事件經常發生在你我的周遭環境當中,善用「我訊息」及「同理」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自己落入情緒勒索的循環裡。當情感關係裡不是充斥恐懼、內疚感及各樣壓力時,才能永續地經營,與所愛的人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