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自由的,真正的獨立媒體。

2018年5月15日 23:51 文十升

誰在文化大革命? 「軟實力」夠硬嗎!

中國歷經十年浩劫現已逐漸復甦,被視為中華文化保存者的臺灣又何去何從?「去中國化」是為了主權獨立還是自我文化閹割?兩岸從政治主權所衍伸的對立,經濟統戰、人才外流、文化輸出,我們的下一步,在哪?

紅遍兩岸的影視節目

中國央視四月底收官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以詩入歌,甫推出便大受好評,歌手王力宏將《三字經》加入Rap、偏鄉教師梁俊與山村學童合唱《苔》、臺灣原民音樂家胡德夫結合排灣族古謠與元曲的《來甦·秋思》,許多古詩詞與近代作品得以傳唱一時。在此之前,《中國詩詞大會》、《國學小名士》、《龍的傳人》、《向上吧!詩詞》等國學文化類節目也有不少討論。臺灣呢?我可能只想到《一字千金》。

對中國IP劇(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財產權)的印象始於《步步驚心》,無意間聽到爆紅的戲劇名稱,竟和多年前看過的網文一樣,一查,「哇,竟然改編成戲劇了!」這似乎開啟了中國的大IP時代,《後宮甄嬛傳》、《花千骨》、《琅琊榜》、《微微一笑很傾城》、《錦繡未央》、《小時代》,影視作品如雨後春筍,最近還在電視上看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重播。

想想臺灣,最早的大概是瓊瑤作品,也是中國民眾對臺灣戲劇的印象,因多為情愛糾葛的劇情,總讓人覺得這就是灣灣Style,後來有影視改編席絹作品,2000年《上錯花轎嫁對郎》、2012年《錯點鴛鴦》;痞子蔡2000年有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白先勇《孽子》2003年被搬上螢幕,近年大家有印象的可能是九把刀2011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2016年的《樓下的房客》、藤井樹《六弄咖啡館》。喔,對了,2005年大宇資訊《仙劍奇俠傳》改編的戲劇是中國最早成功的IP。

影視背後,IP的意義

早年,臺灣盛行美劇、日劇,後來韓流襲台,近來則是中國大舉文化輸入。電影、電影、娛樂節目輕鬆躺著看,但這些影視IP背後,代表的是已成熟的原創內容,這些內容的產生,根源在於深厚的文字底蘊以及格局。當你的脈絡邏輯宏觀,能建構出完整的故事,不論是宮廷國事甚或整個仙俠世界,比起單調的篇章,當然更有讀者捧場,而由已有讀者基礎所篩選出來的IP,其閱聽群眾本就有基本盤保底。

從IP產製看兩岸,臺灣的作品經常是被中國所改編,可能也有預算考量,但結果就是中國原創以及影視成果遍地開花。當國力、經濟不夠硬,便以「軟實力」為傲,但當「軟實力」也逐漸疲軟,或被人迎頭趕上,臺灣,還剩下什麼?

中華文化保存地?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被稱為中華文化保存地的臺灣,又是否依舊?

大概是因為那十年吧。1966年5月16日的「五一六通知」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李彪「五一八講話」提到筆桿子、槍桿子奪政權,從而衍伸出「破四舊」: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古蹟搗毀、文物破壞、反動學術權威,十年鎖國;東渡而偏安一隅的小島保留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精華。

或許是經歷過浩劫,中國民眾對於文化的汲取十分積極;或許是不曾失去,臺灣常因政權轉移導致中華文化以及自我認同衝突,「去中國化」時,大舉「正名」,甚至連教材比例、拼音語言也雜亂不堪,那是段感覺臺灣失根的時期。

2017年中共十九大全力宣揚文化自信,習近平正式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底蘊從何而來?「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文革結束已過40年,看到中國許多文創IP興起,臺灣呢?在文化大舉入侵的現在,日前文化部要求中國書籍在臺出版須經審查,可能跟李彪「五一八講話」擔心思想顛覆一樣,大概,是另一個破四舊的開始。

絮絮叨叨

當然也有人說《經典詠流傳》開高走低,文化經典節目被弄得像《我是歌手》,少了內涵底蘊反而讓人看得尷尬,不過,至少中國願意投入這類預算製作,臺灣節目的小舞台看了很讓人心酸啊。大家都說歌手跑到大陸撈錢了,舞台大、待遇優,臺灣人才很受歡迎。不過這種榮景還能維持多久?當臺灣技術、臺灣經驗被吸收殆盡,文化養分不足後呢?可能只能教大陸人什麼叫小確幸吧。

有人對臺灣是中華文化保存地的說法持保留態度,激進一點的認為「中國人在的地方就是中華文化」,寬容一點則表示臺灣、日韓、星馬都對中華文化保存有貢獻。我倒認為,文化的定義其實很廣,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也融合了各朝代、民族特色,到了現代也有不同發展,很難硬要說什麼所謂「正統」,不過,可以確認的是,國力一但強大,宣揚國威這件事,大概是當權者都很想做的吧,恨不得所有歷史課本都來誇誇我,只是總有些土財主的暴發戶感。

最後說一句,簡體字醜死了!